Loading Player...

读经:箴言31章10-31节

金句:箴言31章20节
“她张手赒济困苦人,伸手帮补穷乏人。”

有个从未管过自己孩子的统计学家,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时,勉强答应照顾一下四个年幼又好动的孩子。当妻子回家时,他交给妻子一张纸条,上头写着:“擦眼泪11次;系鞋带15次;给每个孩子吹玩具气球各5次,每个气球的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横穿马路26次;孩子坚持要穿过马路26次。仲裁吵架事件19次;接电话11次;应付推销员3次;回答大小问题202次;发脾气45次。”

本来他还不想答应给妻子买洗衣机的,以为妻子在家偷懒。隔天,他立刻把洗衣机买回家。

在生活中,很少有一种角色像母亲这样需要无条件的舍己、忍耐与付出。因为作母亲不容易,所以母亲们需要被称赞,被重视。母爱是天性。不需要道德催促,也不需要法律规定,一个做母亲的自然就会去爱她的孩子。

当所罗门登基作王的时候,有一次处理一桩难断的案件,记载在列王纪上3章16-28节,经文说到:“一日,有两个妓女来,站在王面前。一个说:‘我主啊,我和这妇人同住一房;她在房中的时候,我生了一个男孩。我生孩子后第三日,这妇人也生了孩子。我们是同住的,除了我们二人之外,房中再没有别人。夜间,这妇人睡着的时候,压死了她的孩子。她半夜起来,趁我睡着,从我旁边把我的孩子抱去,放在她怀里,将她的死孩子放在我怀里。天要亮的时候,我起来要给我的孩子吃奶,不料,孩子死了;及至天亮,我细细地察看,不是我所生的孩子。’那妇人说:‘不然,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这妇人说:‘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她们在王面前如此争论。王说:‘这妇人说“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那妇人说“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就吩咐说:‘拿刀来!’人就拿刀来。王说:‘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就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那妇人说:‘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王说:‘将活孩子给这妇人,万不可杀他;这妇人实在是他的母亲。’以色列众人听见王这样判断,就都敬畏他;因为见他心里有神的智慧,能以断案。”

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因为“爱子心切、心里着急”,发出这样的恳求:“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当妇人心急的向所罗门求情,所罗门心里就有底了。加上不是孩子生母的妇人,所说无情的话:“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一点怜恤的心也没有,所罗门就知道怜恤孩子的那妇人,实在是他的生母。以赛亚书49章15节,神说:“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再没有一个人比作母亲的更了解己的孩子。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小的时候资质并不聪明,甚至学校的老师要他带一张纸条回家,上面写着:“你的孩子很笨,我们拿他没办法。”爱迪生的母亲回了老师一张纸条,说:“因为你们不了解我的孩子,我自己来教他吧。”这就是“知子莫若母”。

一般而言,孩子跟在母亲身边的时间,比跟在父亲身边的时间要来得长。所以母亲可以说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犹太人说“母亲怎样,女儿也怎样。”箴言最后一章,第三十一章讲的是“良母”和“贤妻”。以“敬虔的母亲”和“才德的妇人”作结束,就暗示母亲的重要。

胡适有一篇文章“我的母亲”,在文章末了他说:“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教育学者都明白,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从母亲那里所听到的一言一语、耳提面命都直接影响他性格的成形。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人生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

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之后,一位在战争期间以凶残出名的乙级战犯叫“山下奉文”,在被执行绞刑之前,有人问他:“还有什么遗言?”这样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日本军人,留下什么遗言呢?他说:“一个人的本性在上学以前,是由自己的母亲培养的!”他说他唯一的遗言,就是“希望日本能提高妇女的教养,培养好母亲。”

有人说,这个有“马来之虎”之称的山下奉文,把他所犯下的恶行责任推给了他母亲。但也令人深思“母亲”在一人的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孟子的母亲留意到环境对孩子影响,曾三次搬迁。常话说:“穷则呼天,痛则呼娘。”孩子们遇到困难,心里有话第一个倾诉的对象就是母亲。作母亲所给的安慰,是一个人最好的“止痛剂”。所罗门论到“才德的妇人”的时候,箴言31章26节,提到:“她开口就发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则。”

若是孩子们常常能从母亲的口中听见智慧的言语、仁慈的法则,就不容易走偏。箴言22章6节,作者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对应山下奉文的话:“人的本性在上学以前,是由自己的母亲培养的!”当孩子从母亲口中对一个道理,明白认同的时候,就一生奉为圭臬。美国泡菜大王海因茨(Henry J. Heinz,1844-1919年)的母亲从小教他“职业神圣”,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随便,是做给主看的。母亲的话就影响他一生的工作态度。另外一位基督徒领袖戈登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母亲所说的两句话:给一切神所要求的,取一切神所允许的。”

一位称职的母亲不仅爱护她的家,营造令家人感到舒适的氛围,还给了孩子们勇气和力量。更宝贵的是,适时把握住机会,带领孩子们信主。犹太人有句谚语,“在恰当的时间,把正确的事情告诉孩子。”美国大布道家葛培理牧师说:“我一生有许多的事,要无限感谢我的母亲。其中最让我一生蒙福的,就是母亲在我十岁的时候,把基督信仰的要道告诉了我。”

成功的母亲,不是只把孩子带大而已,还要把孩子带到神的面前。提摩太后书1章5节,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信里提到:“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最大的“母德”是让孩子在她身上看见信靠耶稣的榜样,让孩子看见神的作为而甘心来到神面前。罗以有这样的信心榜样,带领女儿友尼基信主,以后友尼基再带领儿子提摩太信主,并使提摩太从小就明白圣经。

希伯来书的作者提到:“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因为他的母亲约基别,在摩西渐渐渐成长的时候,已经成功的教导他。摩西是神重用的仆人,但不能忽略他敬虔又尽责的母亲所做的。

奥古斯丁(St. Augustine,354-430年)在他母亲去世的时候,悲痛的说:“啊!母亲!你给了我双重的生命。在身体方面:你生我在可爱的尘世中;在灵魂方面,我被你生在天堂的光明里。”他感谢他的母亲使他“肉体生于此世,灵魂生于永生”。这是完美的母亲。

要让孩子走上敬畏神,顺服神的道路,需要付上很大的代价,尤其是“祷告”的代价,要用祷告的眼泪托住自己的孩子。母爱有如春天的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当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们的爱和照顾,就会感激和称赞母亲所作的。而母亲从孩子身上得到尊敬和爱戴,就会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亲爱的朋友,母亲对儿女有生养抚育之恩,是她把我们带进了世界,是她把我们抚育成人;是她给了我们无限温暖。是母亲在黑暗中指引我们、孤独时安慰我们、软弱时扶持我们。是我们的“需要感”激励她要坚强。当我们能够勇敢的面对人生,越来越成熟时,作母亲的就为我们高兴,那种“满足感”是语言难以形容的。

感谢神借着“母爱”养育我们,再借着“母德”推动我们。对母亲的感谢,不是只有在母亲节才表现,而是平日就多透过对母亲的尊敬、体贴和爱心的行动,让母亲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敬爱。

当我们还小、不懂事的时候,母亲承担了许多的压力。随着我们自己人生阅历的增长,越懂得母亲角色的不容易,就越要懂得为母亲分劳。要常常表达关心,不可轻忽、怠慢。不要让母亲挂心、担忧,或是作出不名誉的事情,让母亲蒙羞。而要照着主的旨意孝敬父母,并有好名声,让母亲的生命充满喜悦和满足。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我们为着所有坚心倚靠你的母亲来祝福。她们不只在肉身方面的照顾孩子,供应孩子的需要,还要在信仰、品格、道德上引导、塑造他们。她们的“育儿经”就是你的话。愿她们享受操作所得的;愿她们的工作,她们的影响力被人看见,在城门口得着称颂。主啊,帮助她们感受到作母亲的美好,感受到黑夜比白天好,山路比平地好,风暴比晴天好,让她们把从你那里所明白的、所学会的,都教导她们的子女,使孩子们在她们的陪伴同行中成长。主啊,贤慧的妻子、敬虔的母亲都是你所赐的,愿你兴起她们、使用她们。愿敬畏你的妇女都得着称赞。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