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撒母耳记上11章14节-12章5节
金句:希伯来书11章32节
“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
使徒行传13章17-20节,保罗提到,“这以色列民的神,拣选了我们的祖宗,当民寄居埃及的时候,抬举他们,用大能的手领他们出来。又在旷野容忍他们约有四十年。既灭了迦南地七族的人,就把那地分给他们为业。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时候。”
迈尔博士说,先知撒母耳实际上是介于参孙作士师的时代,和大卫作君王时代之间的桥梁。圣经有两卷书以他为名,就是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表明在那个重要的过渡期间,每件事情都受到撒母耳的影响。虽然新约很少提到撒母耳,但先知撒母耳的重要性不能被忽略。
在大卫之前,神拣选撒母耳,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在那个黑暗、多灾多难,律法放松,国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的时代,神兴起撒母耳。
我们晓得,撒母耳是由一位敬虔的母亲哈拿在神前求来的。哈拿把撒母耳献给神,使他终身服事耶和华,作拿细耳人。当时祭司以利已经老了,他两个儿子是恶人,不但藐视耶和华的祭物,还有性丑闻。以利说他们也没有用。
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争战,在亚弗大受羞辱,不但败在非利士人面前,甚至连约柜都被人掳走,荣耀离开以色列了。那时撒母耳二十五岁。
以色列的弊病千丝万缕,有宗教上的,政治上的,他要怎么样收拾这混乱的局面,要如何力挽狂澜呢?撒母耳仰望神的指教,用二十年的时间来推行改革。
首先,他把会幕从示罗迁到挪伯,挪伯成了祭司城。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幕里面没有约柜。同时,撒母耳为自己训练助手,培训工人。
海莱博士在他的书里提到撒母耳首先创办“先知学校”,先在拉玛,后在伯特利。为什么要创立“先知学校”呢?因为鉴于圣职的腐化。又鉴于未来百姓要求立王,需要有先知对祭司和君王作出道德上的监察。所以常常在关键时刻,先知会出来讲话。比如大卫犯了罪,神差遣拿单去见大卫。
撒母耳记上19章20节记载,“扫罗打发人去捉拿大卫。去的人见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说话,撒母耳站在其中监管他们;打发去的人也受神的灵感动说话。”
结果谁来了,谁就受感说话,神的灵在人心中大大动工。撒母耳知道,要改革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
面对政局的腐败,百姓所受的羞辱和痛苦,撒母耳要出来接管局面。他要听神的话,让神指示他当怎样行。撒母耳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撒母耳记上第三章一开始就说到,“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当那些日子,耶和华的言语稀少,不常有默示。”
撒母耳记上3章7节,经文说,“那时撒母耳还未认识耶和华,也未得耶和华的默示。”
换句话说,撒母耳的属灵经历还很幼嫩。圣经说,“一日,以利睡卧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神的灯在神耶和华殿内约柜那里,还没有熄灭,撒母耳已经睡了。耶和华呼唤撒母耳。撒母耳说:‘我在这里!’”
神在最深沉的夜里,呼唤撒母耳,对他说话。那时童子撒母耳十二岁,还不认识耶和华。起先以为是以利在呼唤他,就跑到以利那里,说:“你呼唤我?我在这里。”以利回答说:“我没有呼唤你,你去睡吧。”他就去睡了。
第二次,耶和华又呼唤撒母耳。撒母耳起来,到以利那里,说:“你呼唤我?我在这里。”以利回答说:“我的儿,我没有呼唤你,你去睡吧。”
直到第三次,耶和华呼唤撒母耳。撒母耳起来,到以利那里,说:“你又呼唤我?我在这里。”以利才这明白是耶和华在呼唤童子。就告诉撒母耳,要怎么样回应神的呼唤。以利对撒母耳说:“你仍去睡吧;若再呼唤你,你就说:‘耶和华啊,请说,仆人敬听!’撒母耳就去,仍睡在原处。”
在这个特别的晚上,撒母耳初次得到耶和华的默示。
神喜悦撒母耳,因为他存着受教的心,要听神的话。撒母耳在神面前心存谦卑,渴慕认识神,就得到神许多的默示。
撒母耳记上3章19-21节,经文记载,“撒母耳长大了,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从但到别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耶和华又在示罗显现;因为耶和华将自己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遍以色列地。”
以后当扫罗悖逆神,不肯照着神的吩咐,去击打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还为自己编了一套理由,把责任推给百姓。撒母耳就责备扫罗,对他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撒母耳知道以色列的一切弊端,国家衰弱的原因,并且照着神的指示教导百姓。他“鉴古知今”,忠实的传达神的话。在他的努力之下,“约柜在基列那琳许久,过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
撒母耳记上7章3-4节记载,“撒母耳对以色列全家说:‘你们若一心归顺耶和华,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亚斯她录从你们中间除掉,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他。他必救你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以色列人就除掉诸巴力和亚斯她录,单单地事奉耶和华。”
撒母耳的殷勤教导,就使得以色列全家“都被耶和华吸引”,重新恢复事奉耶和华的热情。
他们在米斯巴那里聚集,打水浇在耶和华面前,在那里禁食祷告,认罪悔改。当以色列人转向神,神就转向他们。他们经历神的同在,就开始反败为胜。当非利士人再来扰害的时候,百姓请撒母耳为他们祷告,圣经说,“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士人,他们就败在以色列人面前。”
神应允撒母耳的祷告,用雷声显出祂的威严。诗篇29篇,大卫在诗里赞美神说,“耶和华的声音发在水上。荣耀的神打雷,耶和华打雷在大水之上。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耶和华的声音满有威严。耶和华的声音震破香柏树。耶和华震碎利巴嫩的香柏树。他也使之跳跃如牛犊,使利巴嫩和西连跳跃如野牛犊。耶和华的声音使火焰分岔。耶和华的声音震动旷野,耶和华震动加低斯的旷野。耶和华的声音惊动母鹿落胎,树木也脱落净光。凡在他殿中的,都称说他的荣耀。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耶和华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耶和华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
可见当时的“雷声”,让以色列百姓留下的印象是多么深刻、久远,让他们传说不已。
非利士人战败之后,就把从前掠夺的城邑,从以革伦直到迦特,都归还给以色列人。撒母耳借由祷告所带出来的能力也在此显明了。
撒母耳有一位敬虔祷告的母亲──哈拿。他是母亲借着祷告向神求来的。为了得到孩子,哈拿在神面前不住的祈祷,并且向神许愿。她把心里一切的愁苦告诉神,在神面前倾心吐意。撒母耳可能也从母亲那里学会了祷告。
撒母耳记上12章19-25节,经文记载,“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神,免得我们死亡,因为我们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撒母耳对百姓说:‘不要惧怕!你们虽然行了这恶,却不要偏离耶和华,只要尽心事奉他。若偏离耶和华去顺从那不能救人的虚神是无益的。耶和华既喜悦选你们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弃你们。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只要你们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们所行的事何等大。你们若仍然作恶,你们和你们的王必一同灭亡。’”
撒母耳是一个时时祷告的人,对他而言,拦阻他里面“祷告的感动,不为人代求”就是罪。他说,“我断不停止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
诗篇99篇6节,诗人说,“在他的祭司中有摩西和亚伦,在求告他名的人中有撒母耳,他们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许他们。”
另外,耶利米书15章1节,“耶和华对我说:‘虽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我的心也不顾惜这百姓。你将他们从我眼前赶出,叫他们去吧!’”
可见神听撒母耳的呼求,应允他的祷告。
撒母耳一生在神面前心存正直,他有着高贵的品格,赢得当代人的尊崇。
撒母耳记上12章2-5节,撒母耳说,“我已年老发白,我的儿子都在你们这里。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他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众人说:‘你未曾欺负我们,虐待我们,也未曾从谁手里受过什么。’撒母耳对他们说:‘你们在我手里没有找着什么,有耶和华和他的受膏者今日为证。’他们说:‘愿他为证。’”
作为一位“巡回的士师”,撒母耳要按公义审判百姓的纠纷。虽然他两个儿子不行他的道
──他们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但百姓依然敬爱、尊重他。当撒母耳死的时候,举国为他举哀,从北方的但,到南方边界的别是巴,以色列众人都聚集过来,为他哀哭,将他葬在拉玛。对他们而言,死去的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与他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一代伟人。因为撒母耳在重重困难中改变了历史的局面,挽救了那个世代。
神借着他膏立了以色列最早的两位君王──扫罗和大卫。都因为他寻求神,跟神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神帮助他,许多难题就迎刃而解。
弟兄姐妹,神是“以便以谢”的神,到如今祂也帮助我们。无论环境多么糟糕,多么困难,听神的话,遵行祂的道,就能给艰难的局面带来翻转。
美国知名的牧者华伦‧魏斯比牧师说,“一只老鹰虽然老了,可以教导一群年轻的麻雀如何飞。”撒母耳就是这样。愿我们从撒母耳身上学到宝贵的属灵功课,也能像他这样,作一个时代的典范和教师。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谢谢你让我们看见一位在关键时刻,不断鼓励以色列人的伟大祭司和先知──撒母耳。你让他结束了混乱的士师时代,也让他为君王时代的来临做了最大努力。主啊,你带领他,塑造他,保守他,借由他对君王和百姓说话,是百姓心目中的“神人”。今天你拣选我们作有君尊的祭司,借着我们对这个时代说话。求主教导我们,引导我们,使我们也能按你的旨意,服事我们这个世代的人,不失望,也不灰心。赐我们信心和胆量,借着我们对你的信靠顺服,改变在人看来根本不可能改变的时局。我们恭敬把自己交托在恩主手中,愿主用恩手扶持我们,使我们像撒母耳这样,能终身侍立在你面前。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