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本周金句: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背景:

太5:16来自耶稣登山宝训(太5:1-7:29),首先,简单认识马太福音。

1. 关于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的作者,教会传统都认定是耶稣十二门徒中的马太,他原是一位税吏,后来放弃工作跟随耶稣(太9:9-13),“马太”这名字的意思是“主的赏赐”,而马可和路加则用他另一个名字“利未”来称呼他。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三卷福音书的资料、耶稣生平事迹、语录十分类似,所以被称为“符类福音”、“对观福音”或“合参福音”,圣经学者都认为马可福音成书最早,马太和路加则参考马可福音后写成的。
故此,马太福音写成日期约在主后五十年代末或六十年代中期,对象主要是信主及未信的犹太人。

2. 关于登山宝训
而登山宝训是马太福音五大段讲章(太5-7章,10章,13章,18章,24-25章)的第一大段讲章,在这一大段讲章里,耶稣的教训主要包含三类:
a. 八福,也就是求福及蒙福之道(太5:1-12)
b. 伦理训诫(太5:13-20,6:1-7:23)
c. 耶稣的伦理教训和犹太律法传统的对比(太5:21-48)
最后,登山宝训以一个简短的比喻作为结束,强调依照耶稣这些教训去行的重要性,并记述群众对耶稣说话所带来的权柄感到稀奇(太7:28-29)。

3. 关于登山宝训的第一段教训
太5:16即是在第一段关于的教训里,耶稣教训主题是“基督徒在世界上应有的特征和影响”。
太5:1-12耶稣论天国的福,这是基督徒所享有的生命之福,特别显在个人的生命素质和生活见证中,但也因此会受到挑战、逼迫。
太5:13-16论信徒的影响力,耶稣以“盐”和“光”比喻基督徒的生命特质,在社会群体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思考:耶稣在太5:13-16以什么来比喻基督徒的生命特质?这特质有何特点?

经文解释:

主耶稣的登山宝训,第一段教训主题是“蒙福之道”,一个蒙受神赐福的人,有神生命的人,很自然应有两种生命特质:盐和光。

1. 基督徒的生命特质
a. 盐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太5:13)
为何主耶稣强调信徒的生命要有如盐一样的功用?究竟盐有何功用、象征?
i. 调味──没有盐味的食物就没有滋味,基督信仰对信徒来说也像盐一样,使生命充满神的恩典、平安、喜乐。
ii. 防腐──盐不仅使食物有滋有味,盐渍的食品更能防腐。有圣经学者提及,盐与纯洁有关,古时的盐常混有杂质,要精粹之后才有好盐,如同信徒的生命也如盐一样,有神洁净的生命能力。
基督徒在罪恶的社会中也当像盐一样,活出神的真理,在黑暗中发出光明,成为明光见证。
iii. 如果盐失去功用?被丢弃!
盐怎可能失去咸味?的确不太可能,但如果杂质太多,咸味变但就只能扔掉。同理,主耶稣藉此教训信徒,正如盐不可能失去它的咸味,所以信徒很自然有从神而来的生命素质,能展现“世上的盐”的功用,但若信徒没有好的生命见证,就如同失去咸味的盐,不能发挥应有的功用。

思考:你曾经历因坚持信仰真理而遭受挑战、逼迫吗?如何能像盐一样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接着,主耶稣教训信徒当有的第二个生命特质就是:光,那么信徒当如何发挥“光”的功能?

b. 光
吕振中译本:“照样子,你们的光也应当照在人面前,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与你们在天上的父。”
新译本:“照样,你们的光也应当照在人前,让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又颂赞你们在天上的父。”
i. 照亮──“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照亮”,但要发挥照亮的功能,前提是“要使人能看见”。
耶稣教训信徒:“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5:15)
有几点可注意:
(1) 在耶稣时代,人用填土造的小油灯,内有灯芯汲取橄榄油而燃烧(参考出25:37)。
(2) 斗底下的“斗”,是指可容纳约九公升干粮的碗形用具,用来装磨碎的榖。
“光”在高处如山上(太5:14),而不是隐藏在斗底下,才能发挥完全的照亮功能,一个隐藏的灯和失了味的盐一样没有用处。
ii. 指引──如同海港的灯塔发出的光,指引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回归一样,光,基督徒的生命也像黑暗的光,指引人们能藉此寻找真神。
iii. 警戒──有圣经学者指出,黑暗的光不仅能指引方向,也能有警醒作用,提醒人避开危险之处。
基督徒也当传讲神公义的审判,让人知罪悔罪,悔改信主。

思考:参照今天经文的查考,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为主发光?

“盐和光”是基督徒生命的特质,怎样才能具体显现?你们的好行为!

2. 基督徒的见证
主耶稣强调:“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但究竟怎样才是好行为?
a. 好行为
i. “好”行为的“好”有两重含意:
(1) 指外表美丽的、英俊的、精致的,能悦人眼目,吸引人欣赏的。
(2) 好的、有用处的,如质地好且实用的东西,又或者是指在道德上无可指摘。
ii. 基督徒的善行,不仅是良善的,在道德上无可指摘,更能发挥影响力,吸引人来究察原因,进而找寻好行为的源头,就是真神。
b. 终极的目的──将荣耀归与父神
好行为引人注意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上帝──“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关于“天上的父”这词汇:
i. 马太用“天上的父”或“天父”一词共17次之多,马可和路加指各用过一次,约翰则一次也没用过。
ii. 为何马太会频繁使用这词汇称呼上帝?马太福音写作对象是犹太人,包括信主与不信主的,对神的选民来说,因敬畏神而避讳不敢直呼神的名字,所以会用“天父”或“天上的父”来称呼神,这也表明他们与神的关系。

思考:曾经有人因你的见证、好行为而被吸引,进而探究基督信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