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24:24-27
以西结必这样成为你们的预兆;凡他所做的,你们也必照样做。那事来到,你们就知道我是主耶和华。“你,人子啊,那日当我除掉他们所倚靠的保障、所欢喜的荣耀,并眼中所喜爱的,心里所重看的儿女时,逃脱的人岂不来到你这里,使你耳闻这事吗?那日你要向逃脱的人开口说话,不再哑口无言。你必这样成为他们的预兆,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今天我们算是要走到以西结书的小结,也就是第24章,下礼拜我们又要回到了罗马书,为什么说是小结呢?因为以西结书的24章绝大多数的圣经学者;都把这一章视作整本先知书的分水岭,主要的原因有两个部分,第一个是行为的层面,也就是在24章之前以西结都是哑口无言,我们今天念的最后一节,特别说他从此不再哑口无言,对不对?他过去都只能闭口,他若开口就只能说神放在他口中的话语。内容多是审判、斥责跟刑罚的语言,然后大部分都在预言耶路撒冷的灭亡。但从24:27开始,以西结他可以;他能够对任何人自由的说话,这是行为的层面。第二个是神学的层面,从25章开始,先知的信息开始推展;进入盼望和复兴。
因此以西结书的分段;无论是分两段的或者是分三段,24章都是一个公认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就鼓励大家,如果你可以的话拿出你的手机来,或者是拿出你的圣经,我们需要翻开以西结书24章,这样我们今天对这样的信息会比较好掌握。所以要开始的时候,我就先帮大家简单整理一下24章的内容,欢迎大家对着看。第一个也是事件的神谕,是神要先知代为传令,内容是1-14节;锅与肉的审判比喻,接续就是一个宣告;说时候到了就必成就,必不退缩、不顾惜也不怜悯。第二个事件神谕是在15-24节;以西结妻子的死去。最后是25-27节的收尾,从此先知不再哑口;成为众人的预兆。
乍看之下,我们这样简单整理;你对着经文看的话,当先知最后一次宣告神的审判必然发生、决不迟延,然后他接受;接受一个事实叫做神以灾祸、灾病夺取他自己喜爱的妻子。并且他遵守神的吩咐;不悲哀、不哭泣、不沮丧;不吃吊丧的食物,以这个相当独特的行径成为旁人的预兆之后,似乎以西结就得到了上帝的认可,他开始可以按照自身的感动,自由传讲见证,他成为一个可以张口说话的先知。整理下来我们发现一个重大的事件;叫做他的妻子死去了,然后怎么样,他不可以难过,不可以流泪,不可以悲伤,不可以举办丧事。接受自己失去挚爱的亲人,然后来成为给别人的预兆,很难,对不对?超难的。那我们可以解释这件事情吗?可以啊,如果我们说;我们身为一个很有信心的基督徒,我们会告诉自己说:“生命是上帝赏赐的,我们要顺服上帝的主权,祂有着奇妙的心意,只是我们还没有办法理解。上帝总是有最好的安排,死亡绝不是人生命的终点。”
是的,这是无庸置疑的标准答案,完全没错,我们用这样子安慰自己;或告诉自己都是对。但标准答案呢,亲爱的兄姐妹,背下正确的解答,然后不断地对自己说。如果你没办法理解的话,你心中就会因此不断地告诉自己,不断地告诉自己,你就不会再有任何的疑惑吗?如果,如果你是以西结,难道你不会去想为什么我得这样事奉神啊?那个我所爱的女子,只因为她是先知的妻子,她就得遭遇这样的灾病,然后死去吗?然后我还得藉此展现我的信心,就是不难过、不流泪,穿鞋穿衣,每天如常出门过生活。然后看见的人就会好奇,好奇我为什么这么特别?然后我就藉此让他们知道耶和华是神。先这样做,经文这样写,我们也有正确的答案,但我们真的能够毫无疑惑的做到吗?
可能那个处境离我们太远,那我们转换到今天呢,对那今天的处境,大概也可以说是:如果牧师的太太得癌症,我觉得应该要保持一切如常,每天开开心心来事奉、讲道,不能难过,我也不流泪。顶多就私下偷偷地叹息几句,藉此向教会的弟兄姊妹展现我的顺服,我的信心,让身旁的人看见,哇,有这位神在我生命当中;会有多么不一样。的确啊,可以啊,如果问我做不做得到?做得到啊!在人前可以这样遵命而行,可以的。但是,我们把这个在人眼前的态度,变成人们对信心的判断标准,这真的能够造就信仰跟灵命吗?亲爱的弟兄姊妹,行动、行为跟表情可以控制,但人没有办法欺骗自己的心。如果你不能真实体会神如此安排的心意,那个有疑惑其实很难让人对神有那个明白心意的信靠。我们真的很难很难展现出那个在患难当中真实的喜乐与平安。在人前或许你可以,但夜深人静,你一个人,面对上帝的时候,仍旧有这个喜乐跟平安吗?
所以真正的答案是:只有不断地试图在这些患难;跟灾病当中去明白神的心意,我们才可以真实的呈现出我们所认识、所信的这位神很不一样。所以,以西结这位先知他必然明白,他是必然明白上帝这样做的心意到底是什么,所以他没有丝毫疑惑,他就这样在我做,他一点都不勉强。我们今天要试着要从经文当中弄清楚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以西结到底成为了什么样的预兆,为我们这群读以西结书的人成为了什么样的见证。很多人在讨论他到底成为什么样的预兆?有些解释认为是;以西结成为的预兆就是;要有让以色列人照着以西结不难过、不哀伤的态度去面对被掳这个灾祸。这理解有点道理啊,他是把24:24那一句;“你们要照我所做的去做”,看成整段经文解释的关键句。
“你们”你们是指以色列人,“我”这里的我是上帝,所以我所做的就是上帝所做的。上帝所做的是什么呢?他要以西结;其中一个以色列人不准难过。所以这样的预兆他们的解释是,所以那些城破被掳的以色列人,就让他失去了至亲至爱、国破家亡,但真正的原因是:他是因着自己的罪孽而衰残。所以他不该难过,也不可以难过,你也不用难过,你也没时间难过,你被掳了,你应该在这个当中为你的罪孽感到叹息。因为你是因着罪孽而衰残的。好,所以以西结你遭遇这些事情,你成为这个预兆,让所有在耶路撒冷被掳的以色列人可以得到这个效果,就是他在被掳的时候不是很难过、怨天尤人,而是他可以好好的去思考;我到底如何得罪神。因着罪孽衰残对自己的生命有所叹息。
好,说得通,但仔细想想,从我们的人性来想想,这个预兆真的有效吗?我的意思是;如果这样讲有用,或这样表现有用,整个王国时期的先知们,他传递了那么多悔改的信息,有那么多神迹奇事跟悔改的作为跟以色列人讲,没有人听,直到遭灾被掳。那在以色列人遭灾之后,你就用一句话跟他们说你不要难过,你要开始觉得自己是罪有应得,这真的会有用吗?难道不会是这些人因着经历了;他不愿意的伤痛、灾祸,对这位亲手打造这结局的上帝,有更多的愤怒跟排斥,难道不会有这样的人吗?应该会有吧,只是数量多寡的问题,对不对?好,如此以西结所成为的预兆,对那些;对上帝有愤怒排斥的人,可能没什么用。变成他的预兆只对一部分的以色列人产生使他觉得罪有应得的代价。可是他付出的是他妻子的生命,这性价比真的值得吗?或许我该说的是;这样公平吗?
当然啊,你有这个理论,你就会继续为这个理论辩护,为上帝辩护,就说没有、没有、没有,每个人都是罪人。神纵然用灾病取去了以西结妻子的性命,这女子也不能算真的无辜啊!都是罪人嘛!上帝只是决定在这个时刻,用这个方式,让这个人得着罪的工价就是死亡。这理解还可以找出经文来支持,他有时候会引用以西结书21:3-5来支持说你看,因为上帝刑罚耶路撒冷的用词可是是这样;“(我要)拔刀出鞘,把义人和恶人从你中间剪除。”义人跟恶人一起剪除,就是善恶都剪除了。从南到北攻击所有的血肉之躯,而且刀必不再入鞘,就是绝对没有反悔的余地,一定就是义人跟恶人一起攻击、一起减除,一个都别想逃。所以你看啊,在这样愤怒之下,任何人被除灭都可以视作是他付出罪债的代价。所以,以西结太太你也该死呀,只是你感觉有点无辜,可是你实际上也是该死的人之一。
好像可以接受,可是我们接受起来有平安、有喜乐吗?创世记18:23-25亚伯拉罕对神说:“你真的要把义人和恶人一同剿灭吗?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真的还要剿灭,不因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了那地方吗?”亚伯拉罕对神说;“你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把义人与恶人一同杀了,使义人与恶人一样。你绝不会这样!审判全地的主岂不做公平的事吗?”创世记18:26;耶和华回答是;“我若在所多玛城里找到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整个地方。”亲爱的弟兄姊妹,这就是上帝的公平。审判全地的只做公平的事,祂不能也不会把义人与恶人一同杀了,使义人与恶人一样。好,那我们该怎么理解21章这段;把义人和恶人从你中间剪除呢?
首先这一句话是有个限定条件的,这个光景是在20章,20章是以色列的长老第二次来求问以西结。第一次是11章,11章这群长老第一次求问的时候,以西结并没有给出耶路撒冷被审判;也就是那个被围攻、被沦陷的日期。11章以西结只有告诉这群来求问的长老是;会把你们就是你们在耶路撒冷的人,从这城中带出去交在外邦人的手里,且要在你们中间施行审判,你们要扑倒在刀下,我必在以色列的边界审判你们。意思就是你们会被带走,会在边界施行审判,所以第一次11章的求问以西结给这些长老的答案。所以20:27长老们的再次求问;上帝直接说你们是再次亵渎我。他说:你们这群人;把神我留给你们悔改的容忍跟怜悯,你们来继续沉溺在罪恶当中。然后你竟然还想在20章的时候;再一次透过求问来阻止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这个结局发生。
所以在20章的时候神透过以西结告诉这些长老是:刀已经磨快擦亮;交在施行杀戮者手中。也是一定要来了,那个拆毁根拔出的审判马上就要来临,耶路撒冷被掳马上就要发生了。所以11章跟21章它们是彼此呼应的,所以恶人与义人一同剪除,它有个限定条件,是限定在11章的前提叫做,把以色列人从这城带出去的条件下。意思是耶路撒冷这个城将要被清空,不管你是义人或是恶人都要从这个城里被剪除,流人血的恶人将要死在巴比伦的刀下,没有这样做的人将被掳离开应许地,一个都不留,这叫被剪除。这描述是限定耶路撒冷那时此刻,也就是20章的这个时刻,还在耶路撒冷里面的人;义人恶人通通被剪除,通通被带走。
但以西结跟他的妻子呢?他们是第一批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他根本不在21章的预言范围内。而且以西结书的经文描述里头,以西结的妻子唯一被提到的词汇是:她是以西结眼中所爱的,一个敬畏神、服事人的先知,他眼中所爱的。这一句才是我们真正去明白上帝心意的关键句,按着以西结眼中所喜爱的这个前提,我们来重新想想24章。首先要讲一件事情是在以西结的神谕里头,也就是所有上帝跟以西结的对话跟启示里头,有一个不是很显著;但很容易被忽略的信息文学的呈现模式,学者们简单称它为“一分为二模式”,意思是一个信息,一个完整的信息,它会被切成两个不同的主题,也就是两个不同的神谕事件。比如说是两个不同的比喻、譬喻或是两个不同的行动;或行动剧来呈现。
然后,在整个信息的结尾,它会透过一个终结句把这两个不同主题的神谕事件,关键的要素连在一起,然后整合出他整篇的信息的结论。这是一分二;又可以二合一的神谕模式。所以只有在以西结书里面有的。那这有一个特征,通常第一个神谕事件,它会是内容比较长的比喻、譬喻或者是行动要求。紧接着第两个神谕,它会是比较短,但是会相较第一个更为强烈,更为难接受。然后结尾段是一个简单直接,完全不可否认的信仰真理。24章就是这样子所谓一分二;二合一的模式。第一个事件它是说一个内容比较长的,传令型神谕1-14节。第二个事件非常强烈,我们刚刚都说了;先知妻子的死亡。15-24节是一个较短内容但非常强烈的事件,最后结尾是25-27节它有一个宣告型的神谕,来连结前两个不同主题的神谕,整理出最终信息的结论叫做;人们会因此知道我是耶和华。所以我们怎么看这两个神谕呢?其实是两个神谕如何使人知道耶和华是神,这就是我们思考24章的关键。
首先,这一章的起头提到一个日期是第九年十月十号,这是相当特别的一天。如果我们去对照列王记下25:1,这一天是尼布甲尼撒开始围耶路撒冷城的日子,第九年十月十号;就同一天,围下去的那一刻,上帝对以西结先知在巴比伦说话。这个围城到了十一年的四月将近一年半的围城,神在巴比伦兵临城下的时候,要以西结先知在迦巴鲁河边向耶路撒冷说一个比喻。这一天太特别了,所以神用这样特别的方式来呈现,这一天直接的跟间接的影响呢?耶路撒冷跟巴比伦直接就是兵临城下,间接就是那边要被打,这边人会变多,对不对?好,所以两边都被影响了。所以第一个比喻,注意喔,是神透过以西结说;也就是神直接告诉以西结的比喻,是神发明的、神创造的、神思考的。
这个比喻用了非常巧妙的形式,它是一个诗歌体,用一首诗歌连结了两个地方的两个先知。24:3-5是这样说的;“把锅放在火上,放好了,倒水在其中;要将肉块,一切肥美的肉块,腿和肩都放在锅里,要装满上等的骨头;要取羊群中最好的,把柴堆在下面,把它煮开,骨头煮在其中。”以锅和肉成为最后的审判比喻,是为了要呼应11:1-4以西结所看见的异象。为了要呼应11:1-4以西结看见的异象,是这样说的;“灵将我举起,带我到耶和华圣殿面向东方的东门。看哪,门口有二十五个人。我见其中有百姓的领袖押朔的儿子雅撒尼亚和比拿雅的儿子毗拉提。耶和华对我说:“人子啊,他们就是图谋罪孽,在这城中设计恶谋的人。他们说:‘盖房屋的时候尚未临近;这城是锅,我们是肉。’人子啊,因此你当说预言,说预言攻击他们。”就是这段预言。
锅和肉;是那群在敬拜偶像的犹太领袖自己说的喔,对不对?11章我们刚刚所念”“他们说:‘盖房屋的时候尚未临近;这城是锅,我们是肉。’”是领袖自己讲的。这是个相当特别的说法,他们其实是在嘲笑耶利米先知,在耶利米书1:13所看见的异象。耶利米书1:13是这样说的;耶利米说;“我看见一个水烧开的锅,从北而倾。”、“必有灾祸从北方发出,临到这地所有的居民。”意思是这群在敬拜偶像,面朝东方是敬拜太阳神,敬拜偶像求平安的领袖,他把耶利米先知的异象拿来消遣自嘲。哎,这么久了,耶利米不是说有那位煮沸的锅吗?怎么这个预言迟迟没有实现?我们都没有被攻陷欸!我们也没有因为战乱而重建我们的房子,我们好平安啊!我们好和平啊!我们一点问题都没有。
好吧,那耶利米你爱讲,耶利米既然说有煮沸的锅是吧?“好啊,我们现在就当里面的肉,留在锅里,我们就等它烧、等它煮,反正你的预言不会实现,我们根本不会被煮熟。”所以这是他们在哪一个时刻,那个敬拜外邦偶像说“这城是锅,我们是肉”真正的原因。不是正面的,是嘲笑、是嘲讽,是一个相当藐视先知异象的讽刺。他们把神透过耶利米的警告跟当玩笑,他们是在圣殿的门口,一边敬拜太阳神,一边嘲笑耶利米先知曾说过的审判预言,把锅的异象改为保护而非毁灭。所以到了以西结书的24章,神就把他们的那个嘲笑反转成为信息。3-5节的意思是:是呀,是呀,你们在等吗?我现在把锅放在火上,放好了,我们也倒水了,在里面开始煮。我要把肉块;一切肥美的肉块就是你们,你们认为自己超棒,最好的肉块,那些上等的骨头,我通通放进去,然后我把柴堆在下面,我现在开始把水煮滚、煮沸、煮开了,连骨头都煮在其中,也就是一个都别想跑出来,就在那里煮。
24:6是最关键的经文,中文翻“生锈的锅”其实并不太精准。“生锈”这是一个化学的反应,生锈是一种特殊的腐蚀,对不对?如果你生锈的话,你的那个东西会破掉、会坏掉。但生锈只发生在铁跟相关的合金上喔,铜它的生锈不会是腐蚀,我们国中有学过的话,就是一个事实。神的比喻不会逆转自然界的事实,也就是这个生锈的锅,它是个铜锅,对不对?后面铜烧得发红发亮,铜的生锈不是腐蚀穿透,而是铜会在金属上面形成氧化铜,我们也称它为铜绿,它是成为这个金属所产生额外的一种混合物。所以如果用铜锅来解释这个比喻的话,就是锅子的表层产生了一层化学物质称他为锈OK的。是在锅子的表层,也就是没有影响锅子,它在锅子内跟食材接触,污染了食材。所以希伯来人文这个锈它可以翻译为败坏。所以第6节如果是希伯来原文直译会是这样:主耶和华宣告:灾祸,这流人血的城,就是里头有败坏、有锈的锅。这锅里头的败坏跟锈没有被挑出,所以现在要从汤中把肉块一一取出,一一倒出,不挑选、不抽签,就是不挑选;全部别想跑。这是一首诗歌,字词会符合旋律的韵味,这样精准的对照,跟相关惊恐的内容,它很容易勾起人们情感的共呜。
所以这是个极为生动的诗歌比喻,目的是什么?这个诗歌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希望听的读的人他去思考跟感受那个厨师的感觉。这首诗歌是要让人去体会厨师的心啊!大家你能想象吗?好,有点难,没关系,我举个例子是我前阵子我听过的真实故事,是真的、是真的。是教会一个朋友,教会一位姐妹,教会这位姊妹的她跟我聊的时候,她说了一个她煮饭的奇遇。她说某天她在煮晚餐的时候,她最后她就要炒一道筊白笋,都切好了煮煮煮炒好了,最后的程序,通常你要煮筊白笋就是要盖锅盖要焖一下,对不对?它才会透,才会好吃。把筊白笋这样焖一下这个动作要完成的时候,她突然觉得她锅子不太对劲,这里头的菜怪怪的,因为这锅盖是透明的,你就可以看到里面发生的状况啊。她突然觉得里面怎么会有个黑影在乱窜,仔细一看,其实是一只黑色大蟑螂啊!这位姊妹倒抽一口气,退后三步加上惊声尖叫。
原来是怎样?原来是这个蟑螂躲在锅盖里头,当你盖子拿下再盖下去的时候,咻,一下蟑螂就跟着盖子一起进锅里了,这筊白笋不便宜啊!那要吃吗?我也花了很多的时间煮啊,你看我切得很认真,我调味料都加好了。但是迟疑大概只仅存三秒,看到锅子里头那乱窜的黑色身影,她毫不迟疑的就把瓦斯炉的火力开到最大,确保可以煮死这只蟑螂。然后这整锅菜呢?当然就是跟蟑螂一起进到垃圾袋里头嘛!虽然处理掉了,她还是觉得我的厨房里面有一股煮蟑螂的味道,她立刻她也顾不得吃饭,就把锅子跟流理台跟瓦斯炉刷个十遍,消毒三遍再说。
这是真实的故事,亲爱的弟兄姊妹,面对你煮的菜被加料的情况,无论这个食材多珍贵,我想大概率你都是舍弃这道菜,对不对?鲍鱼炖蟑螂你会吃吗?不会嘛,不能吃,对不对?这整道菜无论在珍贵,你都只能废弃它。这就是这首诗歌要告诉我的事情。你用这个词汇来描述这首诗歌,你大概可以这样诠释,厨师把原本羊肉最好的各个部位,也就是神赐给以色列的所有福气,放到锅子里,你要煮一道令所有人也就是列国万邦称羡的美食佳肴,也就是那生命有上帝的美好见证。但发觉;神发觉这锅子里头仇敌加了败坏,添加了许许多多的败坏,把这整锅美味的羊肉给毁了。所以神铁的心要审判这个锅,决定加大柴火,把这道令人失望的菜烧尽,然后通通倒掉,毁掉这座流人血的城。
但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刚刚说这段信息,是要连结回耶利米书1章的。神审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报仇,耶利米书1:10说;我今日立你耶利米成为先知在列邦列国之上,为要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我们讲耶利米书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说过这段经文在希伯来原文的结构是三组的词汇,拆毁、拔出是一组,中间的毁坏、倾覆是一组,最后的建立跟栽植是一组,这是用一段极为对称的希伯来也是诗歌体写成的,修辞学当中称为交错配对,特别就是要凸显最中间的那一个拆毁对应的建立。意思是,神一开始就讲了,我施行审判真正的心意是为了栽种。我是为了栽种而拔出,为了建立才拆毁,神让以色列人必定被掳是为了让人可以真正地归回。
亲爱的弟兄姊妹,为了让所有人相信神最终的心意是归回与建立,神让以西结和他的妻子成为这个心意的征兆,是成为归回与建立的征兆。也就是说在第二段神谕里头以西结他其实不是以色列人,他象征的是上帝。而他眼目所喜爱的妻子,就是神所爱,象征的是神花数百年所建立的以色列民族、耶路撒冷与这当中的圣殿。以西结妻子的死代表的是耶路撒冷与圣殿的毁灭。不哀恸最关键、最关键的不哀痛,它象征的是宁愿;意思是神宁愿放弃挚爱,也要让这一群以色列人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因为祂爱他所造的人胜过世上万有。因为爱,为了要让这些人重新开始,大能的主宰宁愿被看作战败的无能之神,然后祂不哀伤。因为爱,祂为了要挽回落在死亡权势中的人,上帝宁愿舍了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而不流泪。体会了神的爱,就是以西结经历失去挚爱的原因。不是为了要让别人看,而是为了让以西结能够代替上帝说,这是先知的职分。代替上帝向这些人说:我很爱你,我宁愿舍弃我所爱的耶路撒冷与圣殿,为了要使你重新开始。
从那一刻开始,他可以自由传讲,因为神的启示完全了,也是因为以西结真实的体会了神的心意。所以25章开始以西结可以;几乎都在描述复兴和盼望,新耶路撒冷来到永恒拯救的盼望。是的,以西结丧妻是征兆,但他是为了神的舍己而成为征兆。对以西结很不公平吗?对,很不公平。但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所领受十字架救恩,就是这么样的不公平,这就是神的爱。所以西结不是勉强自己去接受,而是他真实的明白,他的信心非常的坚定,纵然他的妻子在灾祸当中失去了世上的生命,但他相信神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他必然得回他所爱的妻子,为什么?希伯来书11:17-19是这样说的;“因着信,亚伯拉罕被考验的时候把以撒献上,这就是那领受了应许的人甘心把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论到这儿子,神曾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亚伯拉罕)他认为神甚至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意味着他得回了他的儿子。”
这个概念从亚伯拉罕就拥有的,你说在他后面的先知以西结相不相信这件事情?相信的!所以神让他经历,神让他成为这件神舍己爱人的征兆。亲爱弟兄姊妹神真的很爱我们,甚至将祂独一的儿子赐给我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所有基督徒你都经历过的预兆。所以我们真的可以深深知道并且相信这件事情,这叫做神爱我们,耶稣基督为我们死。因为祂是创造天地的耶和华,因为祂是神,这就是以西结24:27最后的结论。神爱显明了祂是神。
如同我们今天所唱的诗歌,我们其实有很多很多的不知道,但我们深深知道一件事情,耶稣基督是至宝,是生命中的美好。我们也深深相信祂一切都能,这是我们可以顺服的唯一原因,就是神爱我们,而且神一切都能。我们想要用爱回应这位神,这是我们唯一可以顺服的原因。当我们相信神爱我们,我们也愿意以爱回应他的时候,我们可以像以西结一样,无论经历高山低谷,或是灾病忧患,甚至是失去挚爱,我们可以顺服神给我们的一切境遇。甚至我们可以像以西结一样,把神量给我们的经历用来见证、诉说神的爱,告诉大家耶和华是神,这就是福音。为生命带来改变跟更新的机会,使人拥有盼望和信心。愿十字架成为我们的荣耀,我们一生活出基督福音的托付,献给耶稣我所有的全部。
我们一起祷告:
父神我们谢谢祢,在这一段以西结书充满审判、充满刑罚、充满恐惧、担忧、忧伤、灾病、祸患的经文当中,主啊,最后我们看见祢丰富的爱。祢是如此爱我们,为祢所爱的人舍了祢的独生爱子,主啊,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相信,也是我们可以明确知道的。这世上我们有许多不明白,但主啊祢十字架的爱,祢流出的宝血让我们深深的知道,倚靠祢,倚靠这生命的至宝,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得以变化,得以回复那主起初所创造的美好。主愿这十字架虽是羞辱的记号,但却成为我们事奉的荣耀,使我们一生因着主的爱,我们见证我们所领受的爱。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将我们自己献给爱我们的主,谢谢主,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