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罪的真面目”系列──“罪是奴役”这个题目。
我们这次探讨民数记第11章4至6节和10节至20节。背景是旷野,当时以色列民正前往应许之地。我为你们读出这两段经文。
他们中间的闲杂人大起贪欲的心,以色列人又哭号说:“谁给我们肉吃呢?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韮菜、葱、蒜。现在我们的心血枯竭了,除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摩西听见百姓各在各家的帐棚门口哭号,耶和华的怒气便大发作,摩西就不喜悦。摩西对耶和华说:“你为何苦待仆人?我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这百姓岂是我怀的胎,岂是我生下来的呢?你竟对我说:‘把他们抱在怀里,如养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应许给他们祖宗的地去。’我从哪里得肉给这百姓吃呢?他们都向我哭号说:‘你给我们肉吃吧!’管理这百姓的责任太重了,我独自担当不起。你这样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时将我杀了,不叫我见自己的苦情。”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从以色列的长老中招聚七十个人,就是你所知道作百姓的长老和官长的,到我这里来,领他们到会幕前,使他们和你一同站立。我要在那里降临与你说话,也要把降于你身上的灵分赐他们,他们就和你同当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独自担当。“又要对百姓说:‘你们应当自洁,预备明天吃肉,因为你们哭号说:谁给我们肉吃?我们在埃及很好。这声音达到了耶和华的耳中,所以他必给你们肉吃。你们不止吃一天、两天、五天、十天、二十天,要吃一个整月,甚至肉从你们鼻孔里喷出来,使你们厌恶了,因为你们厌弃住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在他面前哭号说:我们为何出了埃及呢?’”
这是神的话。
这段经文相当阴沉,在预备信息时,我的心也为之沉重。事实上,我们在这个系列里已经探讨过好些罪的题目。上个节目中,我们看到乃缦、小婢女和劝告乃缦的仆人,有许多很好的榜样。这段经文则连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也没有。面对今天的经文,我的心沉重得甚至不想读出来,让我简单告诉你故事的发展。
神带来了大群鹌鹑,数量极其庞大。以色列民起来捕取大量鹌鹑,获得了许多肉。他们开始狼吞虎咽,拼命把鹌鹑肉塞进嘴里,一些人便出现严重不适,返魂乏术。这些人被埋葬,那个地方便称为基博罗哈他瓦,意思是贪欲的人的墓地。故事大致这样,这以后所有人都郁郁寡欢。
一连好几个节目我们都在探讨人类的问题,我们犯了什么错?为何我们能够彼此苦待?为何我们的问题难以对付?因此这段经文虽然令人心情沉重,却是非看不可。我们要向人类提出一条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何我们明知故犯?
回顾英国著名学者、作家及神学家鲁益师(C. S. Lewis)的一本小书《人的见弃》(Abolition of Man),他罗列世上不同宗教的内容,证明当提到行为时,各宗教都在极力导人向善,没有人对此有异议,大都都有一致的共识。
我们不应撒谎,满口谎言;不应违背承诺,背信弃义;不应抢劫财物,甚至杀人放火,而是应该彼此尊重。我们的行事为人理应公平合理,公正不阿。我们应该按照圣经金科玉律的原则生活。我们应该慷慨解囊。
这类教条很多很多。每个宗教和每个人都心里有数,知道应该这样生活,这样的行事为人是所有人的共识。然而世上那么多痛苦不幸的事,我们知道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按照这些原则生活。社会上形形式式的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人们没有这样生活。
所有人都认同这些行事为人的标准,这是显然而见的,根本毋庸置疑,然而要是说许多悲剧的出现皆因人们没有这样做,相信没有人有异议。问题就在这里:人心里出了什么问题,人的境况发生了何事?我们明明知道该做些什么,行差踏错会有什么后果,但我们还是一次次重蹈覆辙?
不管政府的管治模式如何,是开明也好,保守也好,不管推行什么措施,在政策上落什么药,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所有的思潮,所有的哲学,一个取替另一个,问题却仍然存在,人还是偏行己路,铸成大错。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也知道行差踏错的后果,但仍然明知故犯。
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请给我解释。圣经的解释是人心充满罪恶,坏到极处,而更糟的是我们都被罪奴役。圣经指出,罪不仅是一种行为,它更是一股力量。让我这么说,犯罪行为是一股力量,所有罪行都对犯罪者产生自我摧毁的可怕力量,这股力量不是犯罪的人能够驾驭的。
换句话说,当你心存恶念,罪恶会使人失去理性;当你的心落入罪恶里,情绪任意发作,罪恶会使人失去控制情绪的能力。你有意识地犯罪,但罪会摧毁和蚕食你的意识,使你失去自控能力。罪恶是自我毁灭的行动,使人失去对抗它的能力。罪夺去自由。罪是一股奴役人的力量,使我们枯干。这是圣经的教导,你现在可以一窥究竟,看见它的真面目。以色列民充斥这种说法:“我们在埃及的日子不错,还是回去吧。”
他们不止一次这么说了。我们都知道,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在神的引导和看顾下,摩西带领他们出了埃及,他们不再受压制,不再是俘虏。他们摆脱了社会的枷锁,政治的枷锁,经济的枷锁,在各方面都不再是奴隶。然而他们无数次说:“在埃及的日子好多了,为何不回去埃及?我们要埃及的舒适,向往埃及的文明。我们要回去。”不止这段经文记载他们想回去埃及,只是这段经文较有代表性而已。
任何人读到这里,都会说:“这班以色列人多么愚昧!他们怎会只记起在埃及的时候不用花钱就有鱼吃,还彼此提醒说:“你可记得我们不用花钱就有鱼吃?你可明白?”是的,不用花钱就有鱼吃。但你们是奴隶,他们埃及人残害你们的子子孙孙。他们鞭打你们。出埃及记第5章记载,法老不给以色列人造磗需用的草,却要求他们的产量相同,借此加重他们的劳苦。埃及人这样奴役他们,他们当然不用钱就有鱼吃了。如果有人说:“反过来想,一直以来,埃及人养活了我们。”说这话的人简直失去理智。
这班以色列人怎可以思念那些免费的鱼,彼此说:“我们回去吧,那里不用钱就有鱼吃。”?然后选择性地忘记被苦待的经历?你会说:“多么无知!多么愚昧!他们可知道,要是那样便回去埃及,不仅会受更大的苦待,还有可能遭到灭族的厄运,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平淡无味的吗哪,朝着应许之地头也不回。”
以色列民该怎样取舍其实再清楚不过,再无知的人也知到何去何从,事实上他们也明白该做什么,十分清楚,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他们不愿做,也没有做,为什么?因为他们被罪奴役。他们的灵被奴役。请你用少许时间思想。政治上被奴役,或是经济上被奴役,代表你在政治上或经济上无能为力,就算知道什么最好,也有心无力。
举个例,你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是做磗块,而是成为舞蹈家,可惜如果你是奴隶,就没有权利追寻理想了。你想好好运用恩赐,却是有心无力。你明知什么最好,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白白看着美好的事情付诸东流,自己却无能为力,对么?这些以色列民逃出生天,不再受压制,不再是经济上被剥削压榨的奴隶,然而他们仍受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奴役,是什么呢?
他们的灵无力行出正确的选择,明知什么最好,却无力而为。他们的属灵生命无力活出好行为。圣经指出,地上所有人的灵同样都受着奴役。举例说,保罗在罗马书第7章18节有一句名言。记着这是圣徒保罗的肺腑之言。
他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然后他在第21节和23节又说:“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这是圣徒保罗的话,你可听见么?他说:“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越是想行善,却越感到有心无力,没有能力行出好行为。
如果有人说:“我从没有这样的经历,从没有这样的挣扎。”这是言过其实,夸大其词。说什么在行善方面完全没遇上困难,想行善便能轻易身体力行,你难道没听到保罗的心底话么?保罗的意思是说:“我越是努力行善,越是向往行善,就越惊觉灵里备受奴役。”这是说,如果你没察觉属灵生命受到奴役,那么你的道德标准未免太低了。
举个例,每个人都认同圣经里的黄金定律。我要向你发出挑战,要你在未来12个小时里活出黄金定律。你即管思想一下,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也要怎样待人。换句话说,可以这样理解。我要你关心别人的需要,你要尽最大努力,满心喜乐,为满足别人需要想方设法,穷尽意念,而且第一时间行动,就像你立即想得到满足那样。一共只是12个小时,把黄金定律行出来吧,试试看。
当你看到别人成功时,那份兴奋之情,就像是你获得了成功。我要你行出黄金定律,告诉你,如果你试一试,不出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你就会说:“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正如保罗在24节的感叹:“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圣经指出,我们的灵都被奴役。我们知道要行善,却有心无力。有些人觉得行善并非太难,他只是未尽全力而已。我已经一把年纪了,如果你也上了年纪,却自觉身体仍像25岁年青时的强健,这就说明你没有受过测试。你没有追巴士的经验。
你要是追巴士,便会发现自己体力无复当年,只因你没经过考验,才敢妄自夸口说:“我挺强健,仍然青春常驻,体力不比25岁时逊色。我的身体仍像当年健硕。”任何人认为自己的灵没有被奴役,就是没有尝试按照黄金定律来生活。圣经指出,你根本没有能力行善。罪不仅是行动,更是一股力量。
我们要探讨的第二点,使人万分震惊,因为奴役会根深柢固。你可从第4、5和6节看到,我已跟你交待过大致的实情,圣经是这样指出的,当你犯罪,罪不仅是一个行为,不仅是你在天上留了个污点。
当你犯了罪,罪的影响巨大,一步步蚕食你的自由,你将丧失渴求美善的自由,无力再追求美善,思想美善,明白美善,罪使你越来越没有自由。罪捆绑你的心思,推倒你控制情绪的能力,削弱你的意念。
你从经文可以看见,首先在第4节,经文指出他们贪欲的心开始作祟。他们开始渴慕埃及文明带来的舒适。换句话说,他们的情感起了变化。我稍后会详细解释。其次,请看看第5节,经文说:“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韮菜、葱、蒜。”我们已探讨过这是一种自欺。可不是么?他们的贪欲压倒了思想,使人无法理智。他们没经过思考。第三,经文指出,他们因此“心血枯竭”。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希伯来原文是说:“我们的力气枯干。”他们自圆其说,否定真理,自觉吗哪食之无味,令人生厌。他们的意思大概是说:“我们很疲累,无法顺服,再也吃不下吗哪了,无法再坚持下去,无能为力。”他们的意念枯竭,筋疲力尽。最后,神的意思大概是说:“我要你们知道,我会赐下你想要的东西,可是你越是取得多,就越讨厌它们。最后,甚至肉从你们鼻孔里喷出来,使你们厌恶。”
这段经文让我们震惊,因为这是上瘾的现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肯定有人会来追问我。我不是说所有癖好都是罪,而是要引述圣经的观点:所有罪都会上瘾。酗酒不单是罪,它还会上瘾,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指出,酗酒是一种奴役。圣经告诉我们不论是苦毒、妒忌、崇尚物质、懒惰、不洁等等的罪,都将会上瘾,成为癖好。所有罪恶事实上都会带来一股力量,将你的生命拉向上瘾的循环,使你越踩越深,无法自拔。
换句话说,一些特殊的癖好如酗酒或吸毒,或是偷窥,或是表现狂,或是在性方面无法自制,诸如此类,你都能从微观角度看到罪如何奴役生命。至于从大处着眼,从宏观上看,你可知上瘾成癖如何奴役你?这是我想告知你的。
开始时是这样的:你的生命遇到困难,感到灰心或悲愁。你于是依赖一些东西来麻醉自己,想解决困苦的感受。这些东西可能是性爱,可能是毒品,可能是酒精,总之是使人一时麻醉的东西,能给人飘飘然的幻象。这些东西制造一种假象,好像使人得着释放,有能力控制一切,生命好像升华进入更高境界,无拘无束,得到解脱。
这些假象引诱人去尝试,于是你试过了,想依赖它们来解决生命的困苦,结果掉进了万丈深渊。这样的陷阱有三个前设,可以说有三重枷锁。只要你明白上瘾是什么回事,对这三重枷锁就不会陌生。
第一重枷锁是耐量效应。你掉进的第一重陷阱,专家称之为耐量效应。耐量效应有其运作的原理。换句话说,耐量效应使酒精、毒品或是性爱的麻醉作用日复日的减低,今天的分量,明天无法再给予同等的麻醉,于是你要将分量加重,造成恶性循环。你越是沉迷下去,就越需要加重分量。另一角度说,这代表你的情感日渐丧失。
昨天因麻醉给你的欢悦假象,到了明天已大大减少,因为你的情感日渐丧失,官能越来越麻木。这就是耐量效应。首先,你只是想尝一口,可是不久,你便无法自拔,最后“甚至肉从你们鼻孔里喷出来,使你们厌恶了”。你无法再得到满足,于是欲望无止境地膨胀。
第二重枷锁是否定真相。上瘾使你否定一些事实,摧毁你的生命。大家都知道上瘾有个表现,就是你的癖好支配了你的理智和判断力。它蒙蔽你的思想,令你选择性进行逻辑思考,你选择性地失忆,无所不用其极,将事实扭曲,断章取义,令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你拒绝认真思考,拒绝客观思考。事实上当你泥足深陷,根本也没有能力思考。
第三重枷锁是丧失意志力。罪吞吃你的意念,摧毁你的意志力量,原因是这样的。当你不断依赖某东西来麻醉自己,但这东西反而加增你的困苦,你便知道上了瘾。你不断想借助某东西来摆脱愁苦,但那东西只是加重你的愁苦。当你落入这种困境,你会一直沉沦,越踩越深,万劫不复。
你可知圣经在这里想带出什么信息?经文要告诉你,罪的工作大致是这样。当你以为:不顺从神会带来自由,其实它带来所谓的自由反倒夺去真正的自由。你自以为把神抛诸脑后,能使你控制全局,自己掌管人生,其实这些行径反而使你失去自由,无从再掌控自己的人生。
各位听众朋友,你可能说:“我没有上瘾。”有些人大概这样坚持。有些人明明上了瘾,太多的人了,有的则正在思考我说的话。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但圣经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些经历。原因在此。
首先,你为各样事情营营役役,却将神抛诸脑后。你要知道这就是罪。你可知圣经怎样形容罪?罪就是渴慕其他事物多于渴慕神,看其他事物比神重要,不是为神而活,而是为别的事物而活。要是神在你生命中只不过占次要位置,而你只是偶然虔诚一下,神不是你的中心,被你闲置一边,这就是罪。这是罪的本质。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某些事物,但当中的效力却不断下降?可有发现这样的事物?你们当中是否有人的阅历较丰富,有足够的洞察力?但愿如此。你可知道?你赖以麻醉的东西会越来越失去效力。最初你一心想成为律师,好了,当你实现了,那又怎样?或者你总是梦想娶个白雪公主,嫁个如意郎君。
各位听众朋友,我相信你们中间有许多人未成家立室,至于已经结了婚的,如果配偶真的美若天仙,或是英俊不凡,里外兼备,起初的日子当然会很令人陶醉,可是那么快便开始淡却,越来越觉得没什么特别。
你可知发生了何事?为何你总感到空虚?永远无法满足?总是无法快乐?你可知发生了什么?你看到什么在作祟么?有人会说:“想觅得一个好的配偶,何错之有?想出人头地,何错之有?我想你是在谈论罪,那么请你言归正传,别扯到这些事上。”
你可明白?当你没有为神而活,而是为其他事物营营役役,这便是罪。罪有令人上瘾的力量,因为当你的焦点不是定睛在神身上,而是放在其他事物上,你会发现越来越泥足深陷,你越是需要,则越感到不能满足,你的心一步步枯竭,失去控制情绪的能力,心思意念尽皆沉沦。
著名英国作家奥尔德斯(Aldous Huxley)有一番话令我印象很深刻,我时常引用它。奥尔德斯说:“我上大学后,接触到这些美妙的哲学。”奥尔德斯在传统基督教家庭长大,他离开家人上了大学,在那里接触到无神论、不可知论等等的众多哲学论说。
他说:“你知道什么?我发现自己期望世上没有神,那么我便可以纵情放任。你敢不敢说哲学家看这些人生百态都很客观?我选择无神论,这样就可以放纵情欲,不受管束了。”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你选择恨恶某某人,在取舍自己的态度时,虽然明知应该宽恕,还是决定记恨到底,你可知这个决定如何蚕食你的心灵?
你的心灵会败坏。首先,当你选择仇恨,你得催眠自己,觉得自己比那个人好。你把自己的缺点遮去,视而不见,那个人的问题绝不能在你身上找得到。事实上,你是个罪人,你也是软弱的,也有许多缺点,但你会把这些全都筛掉,否则你无法高高在上,对人怀恨在心。你不可能处心积虑渴望报复,同时仍然客观有理智。
你和那个人其实都是罪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但这个事实你根本不会接受,于是把它筛掉。不仅如此,大凡这个人身上会令你产生好感的事情,你也会全都抹掉,一概视而不见。你会充满阴谋论,说:“他这样孝顺母亲,背后必定有什么好处。”罪不仅使怀恨日渐加深,一步步使你失去控制情绪的能力,无法自拔,它更会破坏你的心思意念。你的思想会被瘫痪。
最后,你的意念会窒息,原因是这样的。请看看第4节,他们心底里跟自己说什么?他们说:“谁给我们肉吃呢?”意思是说:“只要有肉吃,问题便全解决了。”在你内心深处,这个想法在熊熊燃烧。著名神学家、十八世纪美国大觉醒运动的领导者爱德华兹指出,罪使人内心烧起大火。
他用火和燃料作了个比喻,指出火永远不会满足,总要更多燃料燃烧蔓延下去。同样没有一个犯罪的心会说:“我想要的成功足够了,想要的爱足够了,想要的肯定足够了,想要的舒适足够了。”没有,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他指出你向火堆注入越多燃料,火势只会越加猛烈,大肆蔓延,需要吞吃更多可供燃烧的物料。氧分越多,就越需要燃料助燃。
大火的原理就是这样。下一次当你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下一次当你过分敏感,或是担惊受怕,怕得要命,下一次当你跌入深渊,问问自己:“我必须得到什么才能过得了这关,并得着快乐?”归根究底,问题在于“必须有”的逻辑。任何时候,当你认为某事物是“必须有”的,这事物就成了奴役你的主人,它会摧毁你的意念。
当你撒谎,便需要一个大话盖一个大话;忌恨促使更多忌恨;民族极端主义促使更多民族极端主义的想法。你可知么?嫉妒促使更多嫉妒的想法;苦毒促使更多苦毒的想法。最初,你说了第一个大话,仍会有一点想说真话,但很快连这点意欲都会失去。
罪是一股力量,你渴望的东西成了奴役你的主人,因为在你心底里,那些事物熊熊燃烧,强烈的信念认为那些事物必不可少。“有了这些事物,一切都会美好。”这种想法像一场大火吞噬你的生命,使你摆脱不了这些想法:“我要更多肯定,必须要更多;我要有一个更好的配偶,必须要更好;我所以郁郁不乐,是因为还未得到。”你这样的想法越牢固,就越要求多多。
罪奴役人。我们全都上了瘾。不是所有癖好都是罪,但所有罪都会上瘾。我们如何走出困局?如何得着医治?可惜有太多道理要说明白,但时间显然不够。奇怪的是没有太多好的例子,不是么?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启示。
第一个启示,你需要神的介入。祂临在并且说:“你拒绝我。”以色列民大概说:“我们只不过祈求有肉吃,不是么?何来拒绝神呢?我们只是在求肉食。”在第20节,神说:“你们厌弃住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有人来告诉你:“你以为问题是这样?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这里。”你需要人提醒,需要有人拍醒你。你需要这个人,你不可能自己醒来。
如果有人来到你跟前,说:“你以为问题是这样,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属灵方面。真正的问题是神并非你生命的中心。圣经指出,如果神不是你生命的中心,你会被奴役,而且浑然不知。
世上最糟糕的奴役,莫过于被奴役却仍懵然不知。所有戒酒的人都知道,那些认为自己没有问题的人,其实是最有问题,也最软弱无助,而那些认为自己软弱无助、需要别人扶持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力量。所有戒酒的人都清楚这点。
属灵上是同一个道理。如果你说:“我不是那么失丧,不是那么邪恶。我追求的事物没有奴役我,行善也没有什么难处。我这个人挺不错。”当你这样说,其实是最有问题,最软弱无助的。你正被奴役,光景十分可怕。你是最糟糕的奴隶,因为你完全麻木。
第二个启示,你须要敬拜神。可惜中文的翻译无法将20节的原文意思译出来,希伯来原文的意思是说:“因为你厌恶我,所以你也会厌恶这些肉食。”原文意思不仅包含“因为你们厌弃住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还包含这个意思:“因为你厌恶我,所以你也会厌恶这些肉食。因为你厌恶我,你会厌恶世上所有事物。”
我要告诉你,如果你是基督徒,却沉迷某些癖好,以致被奴役,你不仅要对自己说:“我这个基督徒太不象样了,马上停止这个恶习。”责备自己还不够的,对自己说:“我要更加努力,不可再被奴役。”这也是不够的。真正的解决方法在此。你被恶习奴役,问题的真正根源是因为你的心枯竭。你不再享受神的甘甜。我指的不是信主,更不是顺从,而是指享受主的甘甜。你会问:“你意思是什么?”我的意思是这样。
摆脱被恶习奴役的方法,获得自由的秘诀,就是要敬拜神,要有投入的敬拜,触动心灵的敬拜,荣耀的敬拜。你要感受到当中的甘甜,因为神的同在,认识祂,知道祂为你成就了救恩,于是时而激动流泪,时而欢天喜地,你要常常这样敬拜。你会疑惑:“如何做得到?”
我和太太近来有所发现。你不能对自己说:“我只是星期四晚有半个小时陪伴儿子,利用这半小时,我们可以坐下,有段深入沟通的时间。”你不可以这样。你不能坐下,然后对儿子说:“宝贝,与我作深入的分享吧,把你心底话都跟我分享,把你内心的郁结说出来,把你对前路的恐惧都说出来,我会把手搭着你,说:‘宝贝,你一定能够做得到。我会支持你,你是很棒的。’”如果只有星期四晚的半个小时,儿子会说:“爸,我无法形容这半小时给了我多大的帮助。”
人们不会这样的,个人关系不是这样建立的。为人父母者,你得肯定不管是在计算税项、是在写信,或是在开纳账单,当子女来找你,坐在你面前,你必须马上抽时间陪伴他们,你自然无法预测他们会什么时候来找你,跟你说:“我很恐惧。”想要有优质的时间,你必须投入大量时间,等候千载难逢的机会创造优质的相处。
与神交通也是如此。你须要花时间来寻找祂,研读祂的话语。你须要花时间与弟兄姊妹一同敬拜。你必须这样做。如果你给予神足够时间,如果你寻找祂,思想祂,敬拜祂,向祂祈祷,你的敬拜当然未必会如此触动心灵,如此荣耀,但这是唯一途径获得这样甘甜的敬拜。唯有这样才能取代你内心在燃烧蔓延的罪,除去那个“必须拥有”的意念。
你的热情需要投放在新的地方,说:“我只想遇见神,只想神在我身边,只想能深刻感受祂的伟大,只想能经历祂的恩典,真彻体会祂恩典的甘甜,只要给我这些。”如果这些想法使你的内心火热,你便得以自由,因为你会说:“我只要有神,谁在乎别人的拒绝?年纪虽已不小,谁在乎是否能成家立室?谁在乎?我得到释放,拥有自由。”
唯有敬拜能使你内心火热。你要敬拜,敬拜,一直敬拜。这要成为你最大的乐事。诗篇第34篇8节说:“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你尝不到主恩的滋味,因为你未经历神的美善。刚才提到的耐量效应,当你以神为乐,只会越来越容易享受这份甘甜。难道你不知道祂的怜悯每天清早都是新的,没有人可以相比?其他事物都会渐渐失色,虽然昨天很棒,但今天已失去光辉。
各位弟兄姊妹,你可明白?你已十分熟悉的一节经文,到了今天又有崭新的体会?令你大大震奋。这真是十分奇妙的。“这节经文我最熟悉不过,它怎可能是新的?”唯有以神为主,我们才不会被奴役,唯有祂这位主人才会宽恕我们的过犯。唯有祂的怜悯每日清晨都是新的,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持之以久。
最后,你可知需要什么?你需要一个带领者,一个像摩西的人物,比摩西更好的牧者。摩西对神投诉:“你竟对我说:‘把他们抱在怀里,如养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应许给他们祖宗的地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时将我杀了。”摩西是这么说的,对吗?他大概意思是说:“为了帮助这班以色列民,他们的罪时常重压着我。他们是罪人,十分无知,非常愚昧,他们的罪重压在我身上。我是他们的属灵领袖,无力再担当了。我宁愿死,也不愿背负领他们到应许之地的重担。”
希伯来书第3章3节说:“他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祂就是耶稣。祂受死背负重担,领我们进入应许之地,担当我们的众罪,甘愿为我们受苦至死。祂从没说过:“我宁愿死也不背负这些重担。”祂反而说:“我愿意死来背负重担。”耶稣舍弃自由,我们于是得着释放;祂被钉上十架,我们便得着自由;祂被锁在监牢,关进漆黑之中,所以我们能如鹰展翅上腾,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我们需要比摩西更好的牧者,然而我们已经有一位了,以色列民却没有。看,世上没有完美的牧者,但他们理想的牧者都指向耶稣,祂的怜悯每个清晨都是新的,是祂背负我们的重担,带来完全的自由。祂要我们明白,“任何人犯罪都是罪的奴隶,然而如果你明白真理,追求真理,真理会使你自由。”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让我们可以完全释放,求祢赐下这份自由。求祢教导我们在鹌鹑来之前奉献自己,在受到肉香试探之前奉献自己,否则我们会贪得无厌,最后失去生命。我们的心会失丧,思想败坏,意念枯竭。
亲爱的天父,我们要是把祢放在首位,原本日渐无味的恋爱、成就和事业等等,将会重新回复精彩,越来越有味道,因为我们越是得尝祢的美善,四周的事物就越显得芬芳。求祢帮助我们成为祢的儿女,因为我们有一位比摩西更伟大的牧者,主耶稣基督背负了我们一切的罪。因祂被钉上十架,我们得以自由。感谢主。我们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