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当你想到焦虑的时候,你所想到的是什么呢?“焦虑”本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分化”或者“分神”,它含有“使之分开”的意思。当一个人陷入焦虑的时候,他里面会有分离的现象,像心神不安,因为他的思想被两种事物所牵挂着,他要朝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听到某些事情,又或者陷入一些我们觉得是危险和备受威胁的环境中,因而产生的不安感觉。

“焦虑”本身是充满能量的,它能够叫人产生想象,把还没有发生的负面事情想象成已成的事实那样,因而充满惧怕和恐慌,以为大限即将来到。很多人不但忧虑自己的事,还忧虑别人的事,特别是他们所关心的人和所爱的人的事,所以终日就活在忧虑之中,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今天,很多人活在各式各样的忧虑之中,为自己的工作,前途,健康,经济,婚姻等等忧虑,要是我们纵容忧虑在心中滋长,它会产生无穷的破坏力,破坏我们生命的活力和幸福,因为焦虑所产生的能量,往往是我们无法去估计的。

多少时候,我们回顾走过的路,发现原来过去许多的忧虑和担心都是多余的,只是杞人忧天而已,根本就不值得这样。然而,我们往往没有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我们依旧在生活中被忧虑所缠绕,我们感到苦恼,但却不懂得怎样摆脱。不少人长期落在忧虑之中,饱受忧虑的煎熬。甚至有人已经适应了忧虑的生活,要是一旦没有事情忧虑,他们反而不知道怎样去生活,如果不去找一些事情令自己心烦和忧虑,他们就会感到若有所失。这些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和忧虑结合了,分不开了。他们甘于被忧虑所折磨,认为一旦除去了忧虑,他们担心没有足够的事项去向神倾诉,这种心态显然是不正常的。有时候,他不想面对自己的焦虑,就说自己只是“关心”,然而关心不应该是焦虑,焦虑显然是“过度的关心”所形成的。

作为神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忧虑,因为忧虑跟我们的身份不符合,也不是神的心意和计划。如果我们不是基督徒,不明白神的爱,不知道神的做为,不晓得神的大能,我们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忧虑,也不能不忧虑,我们的生命充满着恐惧。然而我们如果已经是神的儿女,主耶稣再三的教导我们,不必忧虑,不要忧虑。主耶稣没有应许我们一帆风顺,事事顺利,但是祂却叫我们不要忧虑,因为祂是我们的主,是我们的神。祂既然有能力把我们从罪恶和死亡中拯救出来,给我们永生的确据,又把我们的名字记录在天上的生命册上,祂又怎么会没有能力为我们解决生活中让人担忧的事呢?耶稣应许要看顾我们,供应我们这一生的需要。祂是诚信真实的,祂绝对不会给予我们虚假的承诺。祂是那么的爱着我们,又关心我们生活的各种需要,因此我们无须忧虑。

事实上,忧虑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是我们甘心被它缠绕和困住的。我很明白,当我们听见一些非常不好,糟透过了的消息的时候,在那一剎那间,我们的确会自然而然的忧虑,因为这是我们人性本能的反应,然而属神的人可以让它一闪而过,而不容许它留在我们的思想里,对我们做成滋扰和影响。属神的人,无论遇到任何事都不用忧虑,虽然这是人性的本能反应,但是我们认识真理,又属于神的人,我们是可以胜过忧虑的。

为什么我们不用忧虑呢?其实耶稣也有向我们解释过,祂不是单单叫我们不忧虑就算,因为祂知道忧虑是人的天性使然,但是耶稣却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可以不忧虑,为什么我们可以胜过忧虑。请我们看太6:25-34,这里耶稣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牠,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他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6:25-34)

耶稣先后三次叫我们不要忧虑,耶稣在这里不是提出“不要忧虑”的“建议”,耶稣所说的乃是“命令”,是叫我们放下忧虑,放下这个伤害我们的重担和包袱。耶稣不是对那些富有的人,一无缺乏的人说这些话,耶稣当日的对象,其中有很多是做奴隶的低下阶层的人,他们活在很困难的环境里,然而耶稣却叫他们不要忧虑。当我们思想这一段经文的时候,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背景。因为经文一开始,就是太6:25说“所以我告诉你们。”很明显耶稣是根据上面祂所说的话,来作出下面的这个总结。到底耶稣之前说过什么呢?

我们来看前面太6:7-8的记载,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主耶稣说,“在我们还没有祈求以先,我们的天父早已经知道我们一切的需要,祂明白我们需要些什么。”有些时候,我们连自己需要些什么都不知道,因为我们心很乱,愁烦很多,但是神却清楚知道我们的需要,祂了解我们过于我们了解自己。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需要是这些,但只有神知道这到底是不是。我们以为自己所需要的,不一定实际上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是神准确的知道我们一切的需要。所以耶稣提醒我们,神对我们的关怀和认识。

太6:19-23这样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暸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耶稣要指出的就是,不要把我们的焦点放在“物质”的事上,倒要把焦点放在“属灵”的事上。要积财宝在天上,而不是积财宝在地上。我们要有美好的思想,属神的思想,并要走在神的旨意之中,作祂所喜悦的事,照祂的命令生活。神知道我们一切的需要,祂必然会按时供应,然而我们不应该妄求,希望多得,用贪心的态度来换取许多的物质。要知道,那些以物质为先的人,那些物质主义者,或以为物质能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人,其实是最愚蠢的,因为人生有很多问题,是金钱和物质所无法解决的。我们越是追求物质,我们就越觉得缺乏,越觉的不够;越想满足自己,就越想得的更多。物质的要求就好像无底深坑那样,无法填得满,也无法叫人获得真正的满足。

不但这样,一个只看重物质的人,他自然会忽略属灵的事。耶稣指出“眼睛就是全身的灯”,能够显明一切。如果我们想知道对方的感觉,想知道对方的想法,或者想知道对方的性情和品格,其实我们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因为人的眼睛是能说话的,它能够说出我们内心的感受,甚至是秘密,我们里头的许多东西,都在我们的眼神里流露出来,可以说是无所遁形的。要是我们的心只专注在物质上,我们必然会焦虑,我们会有值得焦虑的原因,因为物质是那样的靠不住,随时会失去,是值得人忧虑的。

太6:24,主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只能服事一个主人,要是一个人服事两个主人,那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并且那是办不到的,因为我们的精神和心力都有限,实在无法同样讨好两个主人的,不是重这个轻那个,就必然是恶这个爱那个,是不可能两个一样份量的。我们要不是由物质去主宰生命,就是由属灵去主宰生命,我们只能在物质和属灵两者任选其一。我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就是“财利”的意思,这是主耶稣所指出的真理。

在这之后,耶稣就举出五个我们不用忧虑的原因,来教导人在生活中不用忧虑。这些都是耶稣所说,不是我个人所说的,太6:25,主耶稣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耶稣说,“你们忧虑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的东西吗?其实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并不是这些衣食住行的东西,而是生命和身体。”主说,“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

神创造了你和我,祂赋予我们生命气息,我们都是祂所造的,祂既然给了我们生命,岂不把生命中所需要的东西都一并加给我们吗?我们为什么要忧虑物质的东西呢?为什么要因为物质的短缺而过度关心呢?那是不值得的事,也是毫无意义的。神创造我们,我们是祂所爱的儿女,是祂所眷顾的,祂岂不供给我们生活的所需吗?为什么我们信不过神在物质上的供应呢?但是如果我们离弃神,我们走在神的旨意之外,我们叛逆神,犯罪得罪神,那是我们所得的惩罚,不是因为神不供应我们,而是我们自找麻烦而已。可是,作为神的儿女,神是有责任看顾和供给我们生活上一切所需的,因为祂是造我们的主,是我们的天父。

太6:26,主耶稣说:“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牠,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耶稣叫人抬头看天空的飞鸟,牠们不是很贵重,但是神却没有忘记牠们的需要,神尚且养活牠们,叫牠们一无所缺,他们不种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可是牠们却生活得无忧,因为神养牠活们,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为什么我们要为衣食这些东西忧虑呢?人在神所有的创造中,是最尊荣的,因为人是神照祂的形象造的。

神造我们,神渴望我们把荣耀归给祂,神期望我们顺服祂。主耶稣纡尊降贵的从天而降,为要拯救我们这些罪人,这是何等大的牺牲呢?然而为了爱我们的缘故,神甘愿为我们付出,难道我们生活上的需用,神会吝啬吗?保罗说,“神既不爱惜祂的独生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将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赏赐我们吗?”耶稣付出了祂宝贵的生命,就是为了拯救我们,祂必然照顾我们生活的所需,而我们感情上的需要,祂也一样照顾周全。所以我们如果明白了神的爱,却依然忧虑,那就是我们的问题了。

太6:27,主说:“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在这里,主耶稣依然要向我们指出,人根本不用忧虑,因为一切都在神全能的掌握之中。试问,我们能够用自己的思虑,使我们的生命在世上多一刻吗?绝对不能,神是主宰人生命的,什么时候我们生命结束,要离开世界,那是我们留也留不住的。再多的思虑也没有用。那我们还惧怕什么,忧虑什么呢?可见这些忧虑都是多余的,都是不必的,都是无济于事的。要是忧虑能改变局面,能够化险为夷的话,我们还可以忧虑,好像忧虑能给自己带来一点盼望。但是实际上忧虑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能够伤害我们,给我们带来亏损。既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忧虑呢?

所以忧虑是没有用的,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需要的。太6:28-30,主耶稣又说:“何必为衣裳忧虑,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耶稣在这里要说明什么呢?耶稣要门徒知道,不必为物质和生活的所需而忧虑,因为天父祂怎样供应天空的飞鸟,以及野地的花,祂更要供应我们的需要,因为我们是更尊贵,更有价值的。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已经是神的儿女,神必然会在生活上看顾你,赐你所需,祂是供养我们的神,因为祂爱我们,祂乐意这样做。要是你觉得自己有很多的缺乏,但神却没有供应的话,你应该反省自己是否走在神的旨意中,是否信靠祂?还是你只是走自己的路,自行安排一切?

太6:32,主耶稣说:“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所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外邦人,一个不信奉独一真神的人,他的心意是怎样的呢?因为没有属天的盼望,他们所关心的,自然都是肉身的事,今生的事,怕自己不够这样那样,担心工作会失去,担心自己的前途,眼前的需要。他们没有神,没有指望,所以充满焦虑的度日。然而耶稣教导我们不用忧虑,圣经所教导的都是实际可行的,是我们可以去经历和验证的,绝对不是虚假的。

最后,太6:33,主耶稣说:“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这节经文有三件事值得我们去留意,当我们要摆脱忧虑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记得天父是明白我们的需要,祂是与我们同在的。每一次当我们为某些事而忧虑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天父是一位关怀我们的神,祂就在我们身边,供应我们一切所需。我们不是单独去面对困境的,因为有天父的同在和看顾,祂知道我们真正的需要,过于我们对自己的了解。祂绝对明白和乐意帮忙,因此我们可以不必忧虑。

第二,我们如果要把忧虑赶走,不受它的缠绕,我们就要凭信心去看我们周围的环境,看我们的问题,和一切让我们忧心的事,然后转眼仰望神所给我们的应许,祂所给我们的保证。我们必须有这样的看法。当我们把焦点,从我们所焦虑的事上,转移到天父和祂的应许上的时候,我们就会从神的角度去看事物。这就是耶稣所说的,“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首先我们要认定天父明白我们的需要,祂和我们在一起共度,然后我们用信心的角度去看事物,认识神是谁,祂和我们的关系,知道祂是我们供应的源头,我们的目光定睛在祂身上。

第三就是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国度”表示“统治”或“治理”。如果神是管治我们的心的,我就是顺服在神的旨意中。我乐意接受神的管治,承认祂是我生命的主人,我愿意服从在祂的命令下。至于“神的义”,当我们相信接受救恩的那一刻,耶稣基督就将祂的义披在我们身上,叫我们因信得称为义,而这义应该每天都表现在我们的生命中,而且是不断加增的,那是圣灵使我们成圣的过程,叫我们能够像主基督那样。

我们希望需要获得满足吗?我们就要把神放在生活中的首位,我们要追求效法主,追求像主,我们把这个目标放在其他一切目标之上,竭力去追求;然后神的应许就会随后实现,祂应许这一切东西都要加给我们。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所需,我们的缺乏,我们所担心的需要,神都会加给我们,不用我们去求,因为我们是把神放在首位,这就是祂所给我们的福气。

耶稣叫我们不必忧虑,这似乎是消极方面的信息,但其实里面蕴含了积极的教导,就是“要信靠神,要依赖神的供应”。今天,我们是不是忧虑度日,这完全是我们个人的选择,是由我们去决定的,我们可以活在忧虑中,但也可以选择胜过忧虑。神知道我们一切的需要,祂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不必忧虑,只要信靠祂,依从祂的心意而行,把祂放在首位,神就自然按祂的信实和应许,供给我们生活的所需,这是摆脱忧虑和胜过忧虑的最有效方法。

忧虑可以成为信徒的大敌,会阻碍我们灵性的进展,是我们每天要靠主胜过的。彼前5:6-9说:“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牠,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