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来看林前4章,保罗在这里讲到教会中信徒所表现的自满,我们看8-13节的记载,经文说:“你们已经饱足了,已经丰富了,不用我们,自己就作王了。我愿意你们果真作王,叫我们也得与你们同作王。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
哥林多的信徒就是在哥林多教会里面的,而这间教会带给保罗的麻烦,显然比其他 他所建立的教会要多。这里的信徒自大,浮夸,不自量力,而其中一个他们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自满”,满足于他们与主之间的关系。
到底哥林多信徒为什么会自满呢?他们自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自满呢?而我们今天又怎样呢?我们是否也落在自满的光景中呢?我们会否因为自己肩负起大使命,会不会因为自己笃信整本的圣经,因而也感到满足自豪呢?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也不知不觉的落在自满之中,其中有两个很基本的原因,是会导致我们自满的。第一就是“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领受神的福气”;那就是说,我们觉得领受神的福气,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不以为然。
第二就是“我们把人的称赞和认同看得太重要”,这两者都同样要不得,或者说同样严重。我们认为神的福气临到我们身上,是理所当然的,是当然如此的;另外我们把人的赞赏和认同,看得太过重要。这两个原因都会带来自满,都会让人不自觉的感到自满。当我们变得自满的时候,我们会不再敏感于自己和神的关系以及和人的关系。我们会停顿下来不再追求,以为神心意中的基督徒就是这样了。我们满足于蒙恩略为滋润,却没有渴慕恩雨大降。
保罗在林前1章和2章里面,一再的提到哥林多信徒是寻求世俗的智慧。他们开大门让世俗的智慧进到教会中,而不加以防范或者抗拒,直到世俗的思想充斥在教会里,甚至他们已经感到麻木习惯。他们虽然按地位来说,已经得救了,是圣徒,但是言行举止和哥林多那些没有信的人并没有多大的距离和分别,或者说哥林多的信徒越来越像哥林多人,已经再没有那种被分别出来的特质。他们陷于自满之中,他们在自满中不求进取,他们接纳教外人,也满足于教外人也接纳他们,因此他们是与哥林多社会打成一片的。
正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人是完全的,所以他们在自满中逐渐与世俗妥协,这是由自满所衍生出来的,也是由自满而慢慢演变的。他们觉得,“这样也不差,可以了,有个教会的形式和样子就好了。”于是他们把标准一降再降,渐渐与世俗同流合污。一个人要不是“自满”,他会对神的事情有敏感的反应,他们会敏感到别人的事情,也会对自己的心灵有敏感的态度,对罪也是同样的敏感。可是,一旦我们把神的福气当作是应得的,当作是理所当然要临到我们身上的,我们对人的称赞和认同也看得过重的时候,情况就很不同了,我们会感到自满,会觉得这样的日子最好过、最惬意。
为什么看重人的称赞和认同,会带来危机呢?那是因为当我们看重来自人的称赞和认同的时候,我们就不想失去,我们就不想中间有什么的障碍,我们就希望越来越多得,我们不想有任何的威胁和拦阻,因此久而久之,我们会考虑在某些事情上妥协,为了要继续得到从人而来的称赞,并且以此自满,不再长进。而教会一旦落入这样的光景,那就是最可怕和最可悲的了。
我们看林前4:8保罗怎样对哥林多的信徒说,他说:“你们已经饱足了,已经丰富了,不用我们,自己就作王了;我愿意你们果真作王,叫我们也得与你们同作王。”保罗直接指出发生在哥林多教会中的事,“你们已经饱足了,已经丰富了”,这就是“自满”的表现,哥林多信徒觉得自己领受神的恩典已经够多,他们是一个大有恩赐的教会,所以有自满的表现。今天也许有些教会也落在这样的光景中,同样有不少信徒也落在这样的景况中,他们感到自满,自大,心中骄傲。却没有觉悟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更多的恩典给谦卑的人。
老实说,撒但最喜欢看见属神的人落在“自满”的景况中,心意充满骄气,不求上进,这样他们对撒但就不再存有介心,或者至少不会多加防范,这样就给魔鬼留了地步,撒但就会有机可乘了。
亲爱的弟兄姐妹,当我们感到事事顺利,各方面都渐入佳境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陷在自满之中。有些时候,神看见我们陷在自满紧跟着要进入自毁的情况中,神会把我们所依靠的拿走,叫我们醒过来,不再自我陶醉。弟兄姊妹,今天你是否活在自满之中呢?林前4:9保罗说:“我想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
10节继续说:“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保罗说,我们为基督的缘故是愚拙的,甚至是癫狂的,这是从世俗的角度来看的。保罗本身是个大有学问的人,也有地位和智慧,但是他甘愿将这一切都放下,他把生命献上,为基督耶稣所用,这在世人看是很难了解的。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基督徒把自己的一生献上服事一位看不见的耶稣基督,是愚不可及的。
保罗不但说自己为基督的缘故是愚拙的,并且形容自己好像定死罪的囚犯,保罗承认自己是愚拙的,是软弱的,是没有尊荣可言的,他的生命只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像是囚犯一样的可怜和被厌弃。保罗不是在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他所说的,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林前4:10-13,保罗说:“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
保罗所经历的真是这样,所以他在这里所形容的,可以说字字真言,绝无夸张渲染。徒14章记载,当保罗传道到路司得城的时候,那里的犹太人出来用石头打他,打得他们以为保罗死了,就把他拖到城外。神却保守了保罗的生命,后来他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便走进城去,第二天又再传福音,没有因此气馁或者是放弃。他好像不倒翁那样,被打下去,又站起来。他自己也说“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他像摩西那样“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
保罗的生命就是这样,屡败屡战,永不言败,即使他被人看为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也不介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也知道神怎样看他,所以他早就把这些面子和荣辱放开,毫不介意。
保罗之所以说出自己的遭遇和不幸,他并不是要埋怨或者是投诉神怎样待他,其实他知道世人是怎样看他的。事实上,凡是跟从神的人,不论是旧约的先知,新约的神的儿女,凡委身于基督的人,我们要在意的是神对我们的看法,而不是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世人的看法和神的看法往往是相反的,世人追求的是发达,是丰富,是地位,是个人利益;但是跟从神的基督徒在世人眼中,却是饥渴的,污秽的,被人拒绝的,受批评的。然而,神呼召保罗出来,就是要给他这样的对待,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当保罗顺服神而跟着神去行的时候,他的生命是得胜的,是光荣的。
我们看保罗在他所写最后的一封信,提后4:7-8所说的,就知道他这一生没有枉过。他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神喜悦我们用信心去跟从祂,顺服祂。要是我们追求人的称赞和喜悦,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于舒舒服服作基督徒的状态,这在神看来是最愚蠢不过的。我再说,神喜悦我们用信心去跟从祂,顺服祂,走在祂的旨意之中。
如果神使我们富足,神就要我们将自己的富足与人分享。我们要是乐意分享,神就乐意给我们更多;而当神给我们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付出更多,这正符合神的心意。但如果我们在富足之后,不肯再分享,转而据为己有,专为自己所用,神就无法再把更多的恩惠给我们了。因为神的恩典不是让我们去糟蹋的。神的原则是“赐种给撒种的”,神要我们凡事富足的目的,是可以多多施舍,借着我使许多人可以把感谢归给神,让神得着荣耀。
所以,神要是赐我们富足,我们不必因此而感到内疚,好像很不应该富足那样,倒要把我们的富足拿出来跟人分享。所以,问题不是在于我们有多富足,问题只在于我们怎样善用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付出的,神必然会回给我们;我们付出越多,神就给的越多,这是一个原则。同样,神如果使一个国家富强,神同样有这样的心意,要借着这个富足的国家,去将他有的与贫穷缺乏的国家分享。
而“自满”是什么呢?“自满”是享受神所给的,但却不付出,到最后还想据为己有,还想方法怎样加强自己所拥有的,一点也没有想到神的心意。哪知这样的死守和占有,最后反而从我们手中溜走,因为我们所得的一切,最后将成为无用,无法留住。即使是我们的生命,也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任何我们在今生拥有的,同样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乃是属于神,是神所拥有的。只是神乐意分享,祂是一位慷慨的主。神爱的延伸成为创造的行动,祂的慈爱比生命更好。当我们领受神所赐的生命,又领受各样好处的时候,我们怎样看神所赐的这一切的福呢?愿不愿意成为神施恩的渠道,把神的福气分享出去呢?
要是我们的生命不是付出的,不是倾倒出来的,我们的生命自然会倒退。虽然神要给我们更多,但要是我们不让神将我们的生命倾倒出来的话,最后我们必然会落到自满的地步去,只进不出,最后变成像犹大南端的死海,那是非常危险的。而在林前4章,这一章的最后一段中,保罗提到四件事,是值得我们思想的。保罗在这里面对着哥林多信徒的问题,他要正面处理它,而当中的原则是我们今天依然可以应用的。
首先保罗在14节说:“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像我所亲爱的儿女一样。”当我们面对着一些自满的人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他们,要指出他们的错,但却不是用严厉的方法,即使是警戒,也要以爱心作为出发点,这是很重要的。保罗说,“我这样指出你们的错,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像慈爱的父亲那样警戒儿女而已。”
第二是16节说的:“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保罗把自己当作成一个榜样,要求信徒效法他。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模范,跟着去做,不要只是指出对方自满的毛病,更要给他具体的榜样去学习。保罗要求信徒效法他,他并不是自大或者是夸口,只是他学到很多东西,他也希望信徒能够学到,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自满的光景。其实,保罗不是标榜他个人,还有其他圣徒的榜样,也是值得效法的。我们应该以一些人为榜样,不是去崇拜他们,乃是学习他们所学习的,好让我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上进。
在14节,林前4:14,保罗指出哥林多信徒自满的毛病,但是他不强迫他们跟着要怎样怎样做,他乃是给他们空间,让神亲自在他们身上作工,让他们脱离自满的光景。保罗有慈父的心肠,他说自己像对所亲爱的儿女们说话一样,是希望他们能够依着神的心意去生活。
而林前4:19,保罗说:“然而主若许可,我必快到你们那里去,并且我所要知道的,不是那些自高自大之人的言语,乃是他们的权能。”当我们指出别人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所带着的,是属灵的能力和权柄,当然要凭爱心去做,但是圣灵的能力和权柄也是不可少的。今天,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我们是等候神的作为呢?还是我们看看自己的恩赐和能力,是足够解决和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因此我们就去靠自己而不靠神呢?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大概我们已经有一半是陷于自满的地步了,因为觉得自己了不得,觉得自己有办法,这就是自满的开始。
到底神会怎样对待一间自满的教会,或者说自满的信徒呢?启3章告诉我们神对这些人的态度。也许我们先来看启1:12-16的记载,看看使徒约翰在异象中所看见的主的形象,他说:“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祂的头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脚好像在炉中煅炼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祂右手拿着七星,从祂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
跟着我们看启3:17,经文说:“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19节又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弟兄姊妹,让我们诚实的问自己,诚实的反省一下自己的现况。我不是说你有没有星期天到教会去,维持了所有宗教的形式。我所讲的,是你有没有对主委身,你有没有向主许下承诺,在主里真心追求,永远不感到满足。
你有没有把主耶稣放在生命中的首位呢?你是否认定祂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呢?你的心是否爱慕祂,你是否以祂所渴望的为渴望呢?你觉得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谁呢?是不是就是耶稣基督呢?你的生命是否顺服祂呢?你是否愿意被祂所管理,顺服祂,用信心跟随祂,学习认识祂,服事祂,以祂为乐呢?又或者你对祂只是不冷不热呢?当你诚实的面对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主的心是火热的呢?是冰冷的呢?还是不冷不热的呢?你不是回答我,你是诚实的回答主。
当圣灵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时候,启3:14-16说:“你要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使者说:那为阿们的,为诚信真实见证的,在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神说祂不能容忍那些对祂不冷不热的人,神要将他们吐出去。
这里说“神要将他们吐出去”,这不等于神要拒绝他们,神永远是慈爱的,祂按着我们的本相接纳我们,无条件的爱我们,这爱永远不会改变。但是,神却不喜悦我们对祂三心二意,或者是不冷不热,所以神说“要将他们吐出去”,其实是表达了神内心的忧伤,神将祂所有的一切,连祂独生子的性命都为我们舍了,但是祂所得回的却是这么少,这么不象样,神的心是很难过的。
我们要是愿意讨主的喜悦,我们就得顺服祂,跟从祂,就得听祂的话,就得在凡事上让祂居首位,不论神吩咐我们往那里去,我们都愿意去;不论神叫我们做什么,我们都马上去做;不管神怎样指示我们,我们都照样去做,这才是神所喜悦的人生。
神今天正寻找那些追随祂的人,和爱慕祂的人。诗篇25:10-14说:“凡遵守祂的约和祂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耶和华阿,求你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因为我的罪重大。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他必安然居住,他的后裔必承受地土。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亲密,祂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自满”是老化的开始,“自满”是基督徒不能成长的原因,“自满”是神更多的福气不能临到我们的原因,也是神不能重用我们的原因。求主帮助我们,用祂至圣的真道洁净祂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除去我们中间的自满,给我们一个柔顺谦卑的心,时刻与祂同行。好,今天的讲题“小心自满”,就讲到这里,愿神赐福弟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