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失去”,是每个人在人生里多多少少会经历过的:可能是失去一样东西,可能是失去一段时间,可能是失去一份感情,或者是失去一个人。这次介绍的小人物,她遇上的大事,是在晚年失去丈夫、失去儿子、又失去生计。她怎样面对这一切呢?她是拿俄米。她的事迹记在路得记。

为了生活,拿俄米一家离开家乡,寄居摩押地

拿俄米生活的年代,是士师秉政、各人任意而行的混乱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国中又遭遇饥荒。于是,她的丈夫就决定带着她和两个儿子,并所有的家当,离开犹大的伯利恒,往摩押的田野寄居,希望在那里展开新的生活。

拿俄米晚年,家庭遭遇巨变,生活失去了保障

十年过去了,拿俄米的两个儿子分别和外邦女子结了婚。可是后来,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先后死去,留下她和两个儿媳无依无靠。在拿俄米的年代和社会,女人是幼年从父、出嫁从夫、老年从子的。现在拿俄米失去丈夫和儿子,她除了要承受巨大的心灵创伤,也要承受失去生活保障的惊慌。

拿俄米果断决定要回归家乡

拿俄米面对失去至爱家人的痛苦,决定要好好活下去。路得记1:6记着她果断的行动:“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拿俄米决定离开摩押,回归犹大的伯利恒。我们不知道当初举家移民摩押,她有没有权力发表意见,但这刻回归犹大伯利恒,没有谁可以左右她的想法。

拿俄米叫两个儿媳妇归回娘家

她实在是个体贴的婆婆。本来年纪老大,有两个儿媳在身边照顾自己最好不过,但拿俄米却先为两个儿媳着想,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路得记1:8-9记着她对两个儿媳爱的祝福:“妳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妳们,像妳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愿耶和华使妳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

从拿俄米的话,可见拿俄米没有把儿媳当成是自己的工人或者是附属品。她实在是当她们是自己的女儿一般。从摩押回犹大地要好几天艰辛的长途跋涉,以后的日子也不知道会是怎样。拿俄米为了让两个儿媳能过上安定有保障的生活,得到亲人的照顾,就叫她们回娘家,并且再婚。

拿俄米胸襟宽广、待人良善

拿俄米也不忘在她们离开的时候,以长辈的身分祝福她们。拿俄米没有长辈的架子,她也向两个儿媳道谢。当她说“愿耶和华恩待妳们,像妳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就足以显明她待人恩慈,口里不会说出刻薄的话,像什么:“你们克死我儿子!”在道别之前,拿俄米回顾过去和儿子儿媳丈夫一起生活的日子,她想到的就是儿媳恩待儿子、丈夫和自己的片段。当她说“愿耶和华使妳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就足以显明她待人良善,衷心祝福儿媳在人生路上有新的开始。

这实在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那时拿俄米是在非常悲痛的丧夫丧子的哀悼期中。她没有聚焦在自己身上,没有把情緖发在儿媳身上,还能够祝福她们,感谢过去她们为这个家所付出的,又鼓励她们再婚,这需要多大的宽广的胸襟啊!

路得记1:10记着拿俄米两个儿媳对她说的话:“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我们从拿俄米两个儿媳的话,就可以知道拿俄米的为人。她是一个让人舍不得离开的婆婆,无论是平顺的日子,还是艰难的日子。

路得矢志跟随拿俄米,并认信耶和华为她的神

也是拿俄米的品格,特别是在艰难时、在失去一切时,流露出来的对人的关心爱顾,使她其中一个儿媳路得矢志跟随拿俄米,认信拿俄米所信的神。

面对人生巨大的苦难,拿俄米对神的态度怎样呢?

当苦难临到,拿俄米没有自我中心地怪神不赐福她的生活,也不会逃避神离开神,却会正面地反省前因后果。

拿俄米知道神赐福也降祸。如果神赐福要感恩,如果神降祸,也要承当。拿俄米知道今天的遭遇是因当初全家没有好好寻求神,对神没有足够的信心,遇到现实生活问题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没有等候神的指示和带领,就离开应许地迦南,却走去野地摩押。现在她们一家为当初那个决定要承受苦果了。

总结:人生路上遇困难逆境时,要勇敢果断、面对现实;好好寻求神,顺服、等候神的带领。

难得的是拿俄米勇于面对现实,对自己的失败一点不遮掩。家乡的故里问起,她就坦然说出自己的经历。在路得记1:19-21,记录拿俄米和路得回到伯利恒,当地妇女认出她,呼唤拿俄米的名字,拿俄米两次对她们说:“全能者使我受苦”。她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路得记1:20)玛拉,就是“苦”的意思。当拿俄米这么说,就表示她顺服接受神的安排──虽然,这个遭遇叫她大大痛苦、难受。她这种对神的顺服和接受,就是爱神的一种表现。

当拿俄米说全能者使她受了大苦的那刻,她并不知道的是:神已经开展了祂要大大赐福拿俄米和她一家的计划。拿俄米会因为在失去一切时,依然待人恩慈、顺服神,而得到大大的赏赐。

我们一同祷告:“慈爱的天父,赏赐的是你,收取的也是你。你的名是当称颂的。求帮助我们在失去时,因对你有坚定信心,而能以恩慈待人,并顺服归向你的丰盛慈爱和恩典赏赐。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圣名祈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