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约翰福音7章37-46节

金句:约翰福音7章37节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信”就是“寄望于”。人并不寄望于神,而靠自己,以为只要有钱、有好的教育、有新的环境、有新的起点、新的机会,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果都是徒劳。

耶稣曾经在叙加,就是旧约圣经里的“示剑”这个地方,和一个撒玛利亚妇人在井边谈道。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所轻看的,按照传统犹太人不与撒玛利亚人往来,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血统纯正的亚伯拉罕的子孙。但主耶稣遵行父神的旨意,不走一般犹太人所走的路线,而是刻意经过这里。

这个出来打水的撒玛利亚妇人,是一个在当地名声不好的女子,耶稣不轻看她,祂知道这个妇人的问题,特意找机会跟她谈话。

祂以柔和谦卑的态度,提出作为人的正当需要,对妇人说:“请妳给我水喝。”耶稣的举动,让妇人很惊奇,对祂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约翰说:“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当撒玛利亚妇人向耶稣摆出一副“高姿态”的时候,耶稣对她讲一句,是她并没有预期会听到的话。耶稣说:“妳若知道神的恩赐。”这个妇人已经有五个丈夫;现在有的,还不是她的丈夫。一个作梦的人,在梦中喝了很多水,醒来还是口渴。她的生命原是一片沙漠,井里的水只能暂时满足生活的需要,不能解决生命的问题。

耶稣知道撒玛利亚妇人她需要的不只是日常要喝的水,她更需要“生命的活水”,因为她正处在心灵干渴的状态,她里面有极大的缺乏,而这缺乏只有在神的丰富里面才能得到满足。神的恩赐,就是让她能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

当神的恩典要主动临到她的时候,撒玛利亚妇人完全没有心理预备,这完全不在她的计划里。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这里耶稣提到五件事情,第一、人需要知道神的恩赐。第二、需要知道这和她说话的是谁。第三、知道这位和她说话的能给她什么。第四、知道了以后,必定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第五、知道采取正确行动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撒玛利亚妇人听了耶稣的话怎么回应呢?她先打量耶稣,看看眼前的这个犹太拉比,发现耶稣身上并没有打水的器具。她就说了:“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那里得活水呢?”这个撒玛利亚妇人关心的还是“从哪里得活水?”她说:“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么?”

在我们这里要得水喝,连我们祖宗雅各都要挖井才能得水,你连打水的器具都没有,就能有活水,难道你比我们祖宗雅各还大吗?

耶稣不正面回答撒玛利亚妇人的提问,而是抛出一个让她更感兴趣的话题。约翰福音4章13-14节,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这下撒玛利亚妇人更好奇了,这个犹太拉比所赐的水究竟是什么水?你所赐的水竟然叫人喝了可以“永远不渴”?

约翰福音4章15节,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啊,如果有这种水,叫人喝了就不渴,我只要喝了,也就不用来这么远打水了。她的焦点不是耶稣,而是“水”。

耶稣突然讲了一句:“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她说:“我没有丈夫。”这妇人用“我没有丈夫。”来回避耶稣的要求。耶稣肯定妇人的说法,对她说:“你已经有五个丈夫;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谎言不全都是假话,里面还有一些真的成分。我们喜欢只讲部分事实,而遮盖另外一部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真相。

而耶稣说出了她的实情。约翰福音4章19节,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撒玛利亚妇人看出耶稣是个先知是很自然的,因为耶稣不是叙加城里的人,怎么会对她的事情一清二楚呢?祂必定是个先知。她接着说:“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约翰福音4章21-24节,耶稣告诉撒玛利亚妇人。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撒玛利亚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但她心想“不会是今天”。“更不会是你。”可是万万没想到,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祂。”换句话说:“我就是你口中的弥赛亚。”

她的心豁然开朗,她完全接受、完全相信。约翰说:“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么?’”就到处去讲说耶稣的事。她说:“你们来看!”

众人听了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在撒玛利亚人的要求下,耶稣便在那里住了两天。约翰说:“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他们信了以后,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在历史上奥古斯丁知道,凭着自身,继续过着败坏的生活,结局就是死,但当他与主相遇,在基督里,他复活了。今天单单有“真理的知识”还不够,还要加上“实际信心的行动”。奥古斯丁的信主,就是这实际行动的最好说明。在信主之前他过着放荡的生活。神学家罗纳德(Ronald Nash)说:“从十六岁开始,奥古斯丁很少错失任何一个可以追求罪中之乐的机会。”

在他所写的《忏悔录》里面说:“神哪,除你之外哪里有安全?灵魂一离开你,便腐败堕落。它到别处去寻找那要回到你那里才能找到的永远纯洁未受玷污的东西。”他说:“虽有你信实的慈悲遮蔽我,我却贪不洁的好奇,执意离开你,把自己拖下不信的深渊,误入歧途,作出不象样的活动。”

当时他虽然也读圣经,但他发现圣经不是骄傲或不成熟的人所能了解。他的心自高自大,因此,没有信;反而参加了一个自我吹嘘狂妄的团体-摩尼教。他感到离开神的面,离神好远好远,好像浪子离家。但神仍然怜悯他。

他敬虔的母亲-摩尼加,为他昼夜流泪祷告,但神给了他母亲一个梦,让她梦见一个欢笑的青年向她走来,问她为何一直哭?她回答,她是在哀悼她儿子,因为她儿子灵性已经死了!这青年就劝她,并用命令的口气要她仔细看。她一看,就看见奥古斯丁和她并肩站在同一根量尺上。换句话说,奥古斯丁也是得救的,于是她就有了信心。

摩尼加甚至曾经哭着恳求一位主教去劝奥古斯丁,希望年轻的奥古斯丁能够醒悟过来。那个主教的意思就是让奥古斯丁去,只要继续为他向神祷告就好了,可是他母亲继续缠着这个主教。可是或许被摩尼加缠得心烦了,就用这样一句话答复她,说:“你走吧,只要你活着,你那为他流了这么多眼泪的儿子就不会失丧。”

他母亲听了这句话,把它视为天上来的声音,是神借着主教的口说的。果然公元386年八月里的一天,奥古斯丁戏剧性的悔改。在信主前,奥古斯丁曾经有九年的时间在摩尼教的信仰里,但是心里却有许多困惑。摩尼教告诉他,宇宙中间有“善”、“恶”两个神在冲突、斗争。一个是光明神,一个是黑暗神,善神永存,恶神也永存,互相敌对,所以人活在矛盾中间。但是这种说法能不能圆满的解答他心中的困惑,因为如果善恶是永远互斗,那为什么宇宙仍然能够井然有序的运作?是什么力量托住它?岂不是有一位拥有超然能力的神在管理一切吗?

以后奥古斯,在跟摩尼教的知名主教对谈后,发现这位众人景仰的主教浮士德,不能回答他的问题,就加深了他对这教门的怀疑。后来他来到罗马,在米兰担任“公共演说家”,由于要锻练口才,听说米兰有一位基督徒主教,安波罗修特别有口才,辩才无碍,讲道精彩,于是就专程前来听道,希望在当中偷偷学到一些演讲的技巧。但是,这位主教的讲道震憾了他,他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开始对母亲所传的基督信仰,重新有了兴趣。

过去对他对母亲提出质疑的种种反对基督的论调,一个一个被自己所驳斥。他开始慢慢改变了,随着对道的明白,他的心灵开始起了争战。他先和同居十五年之久的情妇断绝关系,但是对于要不要信主,还拿捏不定。就在这个时候,他听说一位长久以来他非常景仰的作家晚年信了耶稣,并且是经过努力读圣经,才决定信主的。这个消息给带来很大的震憾,彷佛是神在对他说话。但是,要信耶稣似乎还缺少一股动力,因为他对过去败坏的生活存有一丝留恋。

公元386年八月,奥古斯丁坐在米兰住家前的无花果树下,问神他还要过多久这种疲乏无力的日子,还要在矛盾中活多久,为什么他不能就在此时、此地毅然挥别龌龊的过去呢?就在这个时刻,彷佛神赐下答案一般的,他突然听见在隔壁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在唱歌。他们唱的歌词是:“拿起来读!拿起来读!”奥古斯丁急忙冲进屋内,随意翻开圣经,就读他翻到的那一页经文,经文说:“总要披戴主那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10章14节)

奥古斯丁合上圣经,告诉他的朋友,他已经成为一名基督徙。神的话给了他动力,加强了他的决定,他愿意披戴耶稣基督,他愿意接受耶稣基督进到他的生命中。他的母亲好高兴,如同打了一场胜仗。就这样,奥古斯丁经历了教会历史上戏剧性的信主经验。以后他更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作家、哲学家、神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对后来的几世纪产生极巨大的影响力,造就了千千万万的人,而这一切居然是来自一位曾经是放纵情欲的浪子。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谢谢你赐下活水,你把这水赐给口渴的人。你有改变人生命的大能,你的选召和恩赐是没有后悔的。你要做的事,无人能拦阻;你乐意把我们从祸坑里拉出来,使我们在你的国里有分。为每一位寻找生命活水的朋友向你祈求,求你满足他们饥渴的心。你说凡父所赐给你的人,必到你这里来;到你这里来的,一个你都不丢弃。主啊,求你赐给他们不但有渴慕的心,更有决志的行动,使他们生命中有你,有你所赐圣灵的恩赐。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