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约翰壹书4章11-19节
金句:约翰壹书4章16节
“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
箴言10章12节,所罗门说,“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正如一朵花需要的是阳光和甘露,人的心灵深处所需要的是爱和鼓励,而不是责难,或者怀疑。
保罗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爱是“凡事相信”,就是对他人的行动和所做的事尽可能作出最善意的解释。而不是怀疑他人的动机和存心。对人不是疑心重重,恶意论断,而是信任对方,凡事往好的方面去想,使对方感到被尊重。
爱是“永不放弃希望”,是“无条件的接纳别人的无心之过”。
想到神在我们失败时对我们的百般忍耐,就能激励我们对他人多一些包容,多一点盼望,多一些忍耐。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说家卡内基,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调皮的男孩。他九岁时,父亲把继母娶进门。
他父亲向新婚妻子介绍卡内基时,说:“希望你注意这个本地最坏的男生,他实在让我头痛,我拿他已经没办法了,你要小心,说不定明天早上他会拿石头砸你,或者做出什么坏事!”
当时卡内基和他爸爸还是住在乡下的穷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富有的家庭。
卡内基心想,继母一定瞧不起他。出乎卡内基预料之外的是,继母脸上带着笑容,走到他面前,托着他的头,很认真的看着他。接着告诉丈夫:“你错了,他不是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他只是还没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
继母的一番话说得让卡内基听在耳中,整个心顿时振奋上来,心里非常激动。他心想,“我可不能让继母失望啊!”
就因为这一句话,建立了卡内基和继母之间深厚的感情;也因为这一句话,燃起了他向上的动力。
卡内基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母给他买了一台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我相信你会成为一名非常好的作家。”
卡内基接受了继母的礼物和期望,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继母对他的肯定,让卡内基日后成为杰出的演说家,激励千千万万的人,帮助他们找回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童年很多带来欢乐的美好事物会印象深刻。成年之后,工作、生活的压力,对现状的不满的情绪,日渐将这种美好的感觉驱散。”他说,“怀旧不仅是想念过去的事,更是在找寻曾经有过的那种美好感觉。”
而“爱”是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心灵可能留下的最美好的感觉。
保罗说,“你们要追求爱。”又说,“命令的总归就是爱”。主要我们彼此相爱。主所给的爱的命令是没有选择余地,也没有讨论空间的,因为祂已经先爱了我们,并且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也晓得该为弟兄舍命。
我们的爱常常是根据一个人的条件,看这个人可不可爱。但神的爱却是无条件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所以祂爱我们。罗马书5章6节,保罗说,“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
一个软弱的人是很不可爱的,很多人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来为自己所做不应该做的行为开脱。我们说,“我虽然不好,别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比上不足,我比下有余。”当一个学生考试作弊被抓到的时候,他不是认错,他说,“别人也有作弊啊,他也有,他也有……。”你看,人很软弱,行善无力,拒恶无能。保罗说,“我们是已经卖给罪了”,但是神爱我们这些软弱、不可爱的人。
罗马书5章8节,保罗又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一个犯罪的人,因为自己所行的是恶,不爱光,倒爱黑暗,他的心里与神为敌的。
但罗马书5章10节,保罗接着又说,“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
你看,就在我们还软弱、不可爱的时候,还作罪人,心里与神为敌的时候,基督就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虽然我们那么不可爱,祂还是爱我们,甘愿为我们这些绝望无助的人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感谢神,祂这样爱我们。
路加福音15章7节,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马太福音18章10节,耶稣又说,“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
一个卑微的小子,神也顾念,就是讨饭的拉撒路,神照样派天使看顾他。
马太福音18章6节,耶稣又说,“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弟兄姐妹,要作恩典流通的管子,不要“发怨言”,“起争论”,在口舌上犯罪,绊倒人。情绪会感染情绪,基督徒所说出“小信”的话,会影响他人陷入情绪忧郁、低潮或者焦躁,对神心起怀疑。
不要绊倒人,而要彼此建立。要谨言慎行,不可使神儿女当中的一个跌倒。主的兄弟雅各说,“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
不要专看事情“不好”的一面,而要信赖神的美善,看见事情“可能”的一面。对人生抱持正面看法的人,比爱看黑暗面的人,能完成更多的事。
神爱我们,要透过我们把祂的爱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们越认识祂,越甘心把生命主权交给祂,越让祂参与,就越能流露出祂的爱。
有一篇《灵命日粮》的短文,作者提到,有一次他造访一位基督徒家庭,看见墙上一块板子上写着这些字句:“你爱耶稣的程度,和你最不爱的那个人是相等的。”
作者说,“这句话的涵义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因为他在约翰壹书4章20节也读到类似的话:“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
他说,“如果我爱耶稣和被我批评的人一样的话,我实在谈不上有多爱耶稣。因我似乎无法按着我该爱的程度去爱耶稣和他人,这使我感到痛苦和沮丧。”
他学到认识爱的关键,并非建立在他对神的爱上面,而是神对他的爱上面。约翰说,“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
作者说,“如今,当我无法爱人时,我寻求神的饶恕。我求祂帮助我,去向人表达那种祂向我显明的爱。”
是的,我们既然蒙了神的恩典,就要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照着主所喜悦的,体贴主的心意,流露祂的生命性情。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祷告,求神帮助我们,能够向人表达祂向我们显明的爱。
在耶稣的时代,律法师是解释律法的权威,他们问耶稣,“谁是我的邻舍?”要显明自己有理。
耶稣回答: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惟有一个撒马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
有的牧师从“三种人生观”来解释这段经文。哪三种人生观呢?第一种,强盗的人生观──“你的就是我的。”
如果一个如果只懂得剥夺他人,占有他人所拥有的,满足自我,他跟强盗没两样。
第二种是祭司、利未人的人生观──“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毫不相干。”你的事情,与我无关,我就冷漠应对。你在这边出事情,我从那头绕过去。
第三种是好撒马利亚人的人生观──“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我很愿意把我所有的与你分享。”
神渴望看见祂的爱源源不绝的从我们身上涌流出来,像祂给世人的爱那样。神把怜悯的心放在我们里面,我们却塞住它,我们就是把神的恩典给拦住了。
德蕾莎修女曾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当主已经给了我们恩赐,又给了我们机会,祂特意安排一些人出现在我们眼前,要试验我们爱祂的心,我们不可推辞,不可耽延,而要照所蒙的恩,照着当下神给的感动,与人分享神给我们的祝福。这是神爱我,赐福给我的目的。
天主教神父卢云,在他所写的书里他提到:“当我看着自己苍老的双手时,我知道,神给我这双手就是要我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为需要的人提供可靠的肩膀,并将从神那里而来的祝福带给他们。”
弟兄姐妹,让我们尽心、尽性、尽力地爱神,同时尽力地明白神对我们的爱,数算祂给我们的一切恩惠,甘心乐意付出自己。不再硬着心,对神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而是作乐意付出自己,款待他人的“好撒马利亚人”。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你说,我们的心若向饥饿的人发怜悯,使困苦的人得满足,我们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发现;我们的幽暗必变如正午。你也必时常引导我们,在干旱之地使我们心满意足,骨头强壮。你应许我们必像浇灌的园子,又像水流不绝的泉源。你要我们有了机会,就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是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我们若爱你,就必然渴望更深地认识你,更加像你。你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求主赐给我敏锐的心,察觉自己的缺失,对人的没有爱心。更多留意到他人的需要,主动怜恤他们的困难。帮助我们靠你行善,以你为乐。求主照你的应许,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加给我们,并在一切善行和善言上,坚固我们,使我们能见证荣耀你。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