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李兰

Loading Player...

林后1:23-24:“我呼吁神给我的心作见证,我没有往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你们。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保罗用上了以神为证的庄严字句,可见他有多认真。他表示不先去哥林多,是要宽容这教会中某些会友,给他们多一点时间预备,好去悔改。这暗示保罗有刑罚的权柄。然而保罗又恐怕有人会因保罗这些话而误会他有独裁或辖制的意图,想要干涉他们的私生活,所以就说“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作为一传道人,在信仰生活上指导信徒是责任之一。保罗希望哥林多的信徒能够明白自己所做的,是要为帮助信徒能够在信仰上站立得住,能帮助哥林多教会会友离开罪恶,过喜乐的生活。

的确保罗是很关心哥林多信徒的,他的情感也被他们的言行所牵动。这从下文2:1-4就可知道。“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恐怕我到的时候,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我也深信,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的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的疼爱你们。”弟兄姊妹,你听这番话时候,会不会听出牧者对羊群的那份真诚的爱顾呢?保罗是带着感情、而不是带着愤怒来自辩的。保罗说已经立定主意,再去哥林多的时候,一定不要带着痛苦的心情去,也不要让哥林多的人,因为听说保罗要来而担心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他定了立意,要大家都愉快地相见。这里有个背景要交代。

原来,在一次愉快的、结果是建立了哥林多教会的访问后,曾有过一次带着忧愁的访问。(那次不愉快的旅行在哥林多前书发出之后),那次使他苦恼的经验,他不愿意再重复了。他不愿意使哥林多人感到忧愁,因为他们是他在基督里亲爱的朋友,是他希望能带着喜乐来欢迎他、分给他快乐的人。他想自己最好留在远方,直到他能带着喜乐到他们中间。怎样的情况下保罗会快乐?就是之前在哥林多教会中犯罪的人悔改。保罗的忧愁与快乐不在乎物质方面的得失,全在乎信徒灵性方面的长进或退后。而从2:2,可见保罗也预料有些人会让他失望。但保罗不会减去对哥林多教会信徒的信心。他相信如果他为那犯罪的人悔改而喜乐,哥林多人也会跟他同样喜乐。”弟兄姊妹,保罗对自己再到哥林多,定下了要相见欢的原则,要做到的话,彼此都要付代价。然而这也是实践彼此相爱的一个方式。在你和教会众肢体相处时,可会也像保罗那样,定下些原则,例如:不叫人忧愁?另一方面,教会中的弟兄姊妹犯罪,你会为他们忧愁吗?他们若是悔改,你会快乐吗?你若有保罗那样的心,就具备了好牧者的质素。

保罗也向我们示范了牧者责备时的态度。2:4中提到的那封信,是在前书与后书之间写成的。那封信的语气是很严厉的,重重责备了哥林多教。那封信使保罗的心感到忧伤:“心里难过痛苦,多多的流泪”。所谓爱之深、责之严,这种忧伤,就像是父母对子女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情怀,是由真挚的关怀和期许而生出来的。这就呈现出一个能影响羊群生命的牧者的心肠。原来能够感动人去改变的,不是循例奉行责任;也不光是对真理作智力上的提示,而是一颗真诚关爱人的心,一个有感情、会流泪,能与他所服侍的群体同忧同乐的人。保罗牧养哥林多信徒的态度,真值得我们每位事奉神服侍人的同工们参考。

接下来的2:5-11,保罗则劝勉信徒要收纳悔过的人,不要过份苛责他们,免得叫他灰心跌倒。2:5-9这么讲:“若有叫人忧愁的,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为此我先前也写信给你们,要试验你们,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第5节中所讲的那叫人忧愁的人,指的是谁呢?有些学者解说,认为是林前5:5那犯淫乱的罪、娶了自己继母的那个人。然而保罗对他的建议分是“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这是一种长期性严厉惩治,所以在这里好像并非指到收纳他。又有一些学者解说是教会中另一位反对保罗最突出的信徒,可能就是令保罗要赶去哥林多,回来后,又流着泪写那封信的问题人物。那人犯了很大的错误,以致保罗要求教会惩治他。这人或在搞小圈子,敌对保罗,制造分裂,不光叫保罗忧愁,也让教会中某部份的人难过忧愁。保罗要求惩治,无意要对付那人到底,目的在考验他们是否顺服他使徒的权柄,也提醒那些没有犯罪的信徒是否愿意同心对付罪。后来,那人既已悔改,保罗因此就要求教会重新接纳他,用宽容、爱心和忍耐,来对待他,免得他因责备过分,就深深陷在痛苦中自暴自弃,这也正是7节中“沉沦”的意思。这里显出保罗的爱心,他像父母一样,在责打了犯错的孩子以后,心里似乎觉得刚才的责打用力太大,就心痛了。他恐怕哥林多教会其他的信徒不肯饶恕那犯罪的人,所以一再劝他们要向犯罪的人“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像慈父对浪子那样,像主耶稣对我们那样,会管教,却永不放弃。弟兄姊妹,愿我们也能分辨爱心的责备和恶意的定罪,好以属灵的智慧来使更多人回转归向神。

2:10-11保罗接着说:“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这里保罗道出一个活出自由自在的秘诀:肢体间要彼此宽恕。教会中犯罪的那人,在公在私都使教会和保罗受到伤害。本来,保罗以他使徒的身分,大可不必为此人说好话,可保罗却提醒哥林多教会要宽恕。因为基督也宽恕了我们。是的,有时我们对犯罪而悔改的人,似乎比基督更公义,有时基督已赦免了的人,我们却不能赦免,这种不肯原谅,不光使对方痛苦难以重新开始,我们自己也深受其害。11节更提到,这种记恨的情绪,容易让人陷在撒但的网罗里。责备犯罪的人是好的,教会同心不容纳罪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教会同样也是能挽回罪人悔改的地方。如果我们太苛责一个犯过错的人,常常提醒自己、他和别人他犯过什么什么大罪,就会引致他灰心丧志,又会引起各种愤怨不平,使教会陷在纷争之中。

总的来说,我们从保罗在2:1-11的叙述,不光看见责备和赦免不可偏废的重要,也看见一个牧者的心怀胸襟。就教会行政来说:没有任何教会可以对犯了过失的会友,不加惩戒,一味姑息;这种惩戒绝不能由教会中一个人作决定而实施,而是要本诸教会中大多数人的意思。然而这种惩治的最高目的,该是对犯错者施以感化,当他表示忏悔的时候,他应该得着赦免,我们也要用爱心来对待他,帮助他下定决心来回转重新开始。因为太严厉斥责,可能会驱使一个犯事者挺而走险,结果再一次伏在撒但的权势之下了。

另一方面,让我们效法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心。虽然我们未必每个都是牧者,但或许在教会中、在工作环境中,在家庭生活中,都受过些误会、忧愁。但愿我们能像保罗那样,心存真诚来表白,不牺牲真理原则,持坚定爱心来挽回彼此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