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约书卷的传统排列里,约拿书是小先知书的第五卷。这一卷书的体裁是属于记叙文体,可以说是一个故事,而不像其他先知书一般,是一连串的先知预言。这一卷书记述约拿违背神的命令,不往神指示的地方去传道的经历。
1. 作者
传统认为本书由亚米太的儿子约拿所写,约拿是耶罗波安二世在任时一位极有影响力的先知。约拿名字的意义是“鸽子”,但讽剌的是约拿的脾性和行事与鸽子的和平温顺完全相反。
2. 写作年代
约拿若是王下14:25所指的亚米太的儿子,本书便应写于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在位的时候(主前793-753)。那么,约拿便是在主前八世纪传道的先知之一。这或许可以解释约拿为什么有着极强的狭隘民族主义,因为北国以色列曾被外邦侵凌,几乎亡国,得着耶和华的怜悯,到耶罗波安二世时才得复兴,强盛起来。因此外邦竟然也可得着悔改的信息,对约拿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3. 背景
尼尼微城位于今日幼发拉底河中段的北岸,今天属土耳其南部。考古学家在尼尼微古城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许多工艺品和文学作品,显示尼尼微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文化中心。在亚述王国中期,尼尼微城大大扩展了,并成为一个行政中心。一些势力庞大的亚述王都以尼尼微为首都,在那里治理全国。
位于尼尼微以南的迦拉虽然比尼尼微细小得多,竟已住了近7万人。所以约拿书所描述庞大的尼尼微人口,似乎颇切合这资料。
历史的记载对亚述国不存好感,亚述人是强悍凶狠的民族,它勇猛的战车和骑兵在近东几乎毫无敌手,他们对反抗者的杀戮肯定是邪恶的。更令人惧怕的是他们对被征服民族的政策,为了防止叛变发生,亚述把战败的民族施以大规模迁徒往别地的手法,古代民族十分重视安守祖先的土地,这种作法没有人能接受。因此约拿听到神的呼召而作的反应从人的角度看,是可以理解的。
4. 写作目的
约拿书之写作目的,是指出神的恩典并非只赐给希伯来人,这教训是在本书一个戏剧性的高潮中道出。约拿自怜地哀悼那给他遮荫的蓖麻树在烈日下枯萎了。神把约拿对小树的怜惜,跟祂对数以万计尼尼微人之关怀,作出强烈的对比。
本书清楚显示,神的怜悯并非只怜悯约拿时代的希伯来人,乃是每个悔改的人。即使以色列的敌人,也可尝到神的怜悯。
本书形容约拿是一个极端的爱国者,他那狭隘的爱国主义使他背叛的旨意,不愿意看见敌国接受神的赦罪。本书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可见于神对约拿那排外态度的责备。
5. 约拿书中几个有争议性的问题
约拿书的情节有几点超乎常理,便引来对经文内容的很多不同看法。
首先不说“亚述王”而说“尼尼微王”是其中一个疑问,我们应留意旧约也有类似的表达方法。以色列王亚哈被称为“撒玛利亚王”,叙利亚王便哈达也曾被称为“大马色王”。因此,“尼尼微王”
的称谓并不是一个破例。
对于尼尼微城的面积是否过份夸张的问题,可能显示约拿走过整个尼尼微行政区──包括其市郊──所需的时间。约拿书描述尼尼微人是因约拿宣告尼尼微必倾覆而悔改,虽然我们缺乏其他证据去证明这样一件事情,但有证据显示他们这种反应是有可能的。尼尼微城在不足10年内(主前765-759),经历了一次日全蚀和两次严重的天灾。我们可以理解,尼尼微的居民可能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接受约拿先知这位以不寻常方式来临的人所传讲的信息。
还应注意的一点是,亚述王亚大得尼拉力三世只敬奉尼波神。若约拿是在他在位时(主前810-783)作先知传道,则约拿所传讲的犹太一神主义,在当时被接受的程度可能比一般人预期外邦社会所接受的为高。
牲畜在约拿传道以后也参与全国的悔改行动(3:7-8),在历史中并非不曾出现。历史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次类似的事件,发生于波斯帝国中。
最大的问题是约拿在鱼腹中的经历。解经者常指出,过去有不少鲸鱼吞人的例子,虽然其中许多可能被视为怪诞,但完全未加以客观批评便否定这些事件,也是不对的。我们不应看约拿在鱼腹中的经历是绝对没有可能的,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就经常带来不平常或神迹性的事件。
约拿书中所存在的困难,使许多人认为它是一个预言性的比喻,而不是一件历史事实。最常见的解释是约拿书表达了神所关怀的,是普世的人。在这解释中,犹太人那排外的民族主义便遭斥责。
虽然旧约中有不少比喻,但没有一个像约拿书的篇幅那样长。再者,比喻中的主要人物,是象征对这比喻的主要教训有影响的人、物或概念;支持这看法的人,却很难说明约拿被大鱼所吞的故事,如何引出比喻的中心信息。
另一种解释方法是看本书为一个篇幅较长的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其中的基本人物是要象征或解释真实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事物。它的意义通常是明显的,或由作者加以解释。在旧约里,寓言是一种简短的文体,用以增强宣告的力量。约拿书似乎不能归入此类文体中。它是叙事式的记载,其中的人物、物件和事件并没有赋予明显的意义。
根据上述提出的普遍论点,学者似乎并不能给予足够的理由去否定约拿书的历史性。耶稣引述约拿书的记载时,似乎暗示祂也接受其真确性。耶稣用了约拿的两个经历作为祂给祂那世代的记号。约拿在大鱼腹中度过了3日3夜,被用来类比耶稣之死亡和复活。此外,耶稣又借着尼尼微人对约拿信息的积极回应,来责备祂那世代中许多不相信祂的人。
圣经是一个整体,是神信息的全部,约拿书是这信息的其中一环,它带领我们从神的心肠去体认神的恩典和公义,神如何看待未信的人,以及祂的拯救的心意。这是我们需要从约拿书中学习的重点。
6. 结构大纲
6.1. 约拿不顺服神
6.1.1. 拒命逃跑(1:1-3)
6.1.2. 海上遇险(1:4-10)
6.1.3. 被投海(1:11-16)
6.2. 约拿向神祈祷
6.2.1. 患难与感恩(1:17-2:9)
6.2.2. 死里逃生(2:10)
6.3. 约拿顺服神
6.3.1. 神再颁使命(3:1-2)
6.3.2. 宣讲悔改信息(3:3-4)
6.3.3. 悔改与赦免(3:5-10)
6.4. 约拿埋怨神
6.4.1. 大表不满(4:1-3)
6.4.2. 神的教导(4:4-11)
在这里我们可以留心约拿书其实是由两个成为对比的事件所构成,第一部分是由1:1-2:10,记述约拿违抗命令到蒙神的保守,性命得以保存。第二部分是由第3:1-4:10,记述约拿顺从命令到神对约拿的教训。
查考整卷约拿书,有几点要大家要留心。首先神是主角,是整个事件的发动者,主权在神这是肯定的,然而人怎样作出回应呢?这就是约拿书对信徒教导的重点。约拿并非书中唯一对神的命令和主权作回应的人,若我们留心,当中有传讲悔改信息的对象──尼尼微城的人,还有就与约拿同船的水手们,在整个书卷中,水手与尼尼微人对神主权的回应,成了约拿偏执的信仰的强烈对照。另外神的主权也反映在祂使用的神迹上面,大鱼和蓖麻树都是神手中的工具,用以教导约拿。因此查考约拿书可以给我们很多信仰上的反省,或许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会不会像约拿一样有信仰上的偏见,这种偏见强烈得令我认为某些人不值得听福音,某些人不应该被拯救呢?要求神对我认为是仇敌的施行公义,对自己这些已蒙拯救的人,却有无限的恩典呢?这样的观点是属神的吗?看过约拿书我们就该时常反省自己的信仰核心,彼前3:9记载神的心意是“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神给亚伯拉罕的祝福是“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这是贯穿新旧约所的共同信息,神从来不让犹太人和今天的信徒独占信仰,而是要信仰的福气由已信的人广传开去,要去到“万族”,要去到“地极”。那么我们就得放下偏见,共同承担神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