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使徒行传11:19-21;12:24-25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但内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传讲主耶稣(有古卷作:也向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传讲主耶稣)。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
“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使徒行传里边所记载,当福音在初代教会传开,教会在罗马帝国萌芽、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一直都潜在,应该说显明出这个张力、这个问题。这个传福音的人,传福音的单位看来好像没有活在福中。他们不但没有活在福中,他们也活在许多的灾难、迫害的里面。但是他们仍然继续在传,而又妙在继续有人信。福音传开了。
今天的经文来到使徒行传蛮关键的一个转折点。从第11:19,一直到第12章全章。第12章以后进入第13章是使徒行传的很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所谓保罗出名的三次的宣教旅程的开始。因此在进入这新的一个阶段之前,路加在这里似乎有意的要透过一个经过整理的描述方式,帮助他的读者,提阿非罗大人,就是路加福音1:1里面所提到的,使徒行传第1章前面一开头的时候所提到的这位收信人。使徒行传是下集,路加福音是上集。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在路加铺陈他的教会发展的故事的时候,有一些很关键的元素,很重要的场景跟很核心的主题,是我们值得注意的。何谓福音?这个传福音的传道者,他们本身的际遇是否能够反映出何谓福音呢?
今天的故事,从11:19一直到第12章结束,可以简单的把它分成四个幕景,四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里边都有主角,有配角。每一个场景都发生在一个地点,然后每一个场景当中都有一些的事件。我简单的刻画出这四个场景,路加铺陈到后面的时候,他究竟要带出什么信息。他会作出在准备往下一个段落,第13章进入到使徒行传故事的一个更大的一个脉络的时候,他在这个部分他想要作一个结论。
首先在11:19、21这里,我们看到经文提到的跟上次司提反的事件相关,有延续,因为这边告诉我们,“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赛浦路斯,并安提阿。”这段经文19-21节,主角没有名字,他们是没没无名的一群在逃亡的门徒,四散的门徒。这一段经文里面有配角,第20节。在这一群逃亡的人中间,“但内中有赛浦路斯和古利奈人”这是配角,但这个配角还蛮关键的。
这主角跟配角之分别在哪边?前面讲到的这个四散的门徒,他们四散到腓尼基、赛浦路斯,到安提阿,这几个地方去,他们不向别人讲道,他们传福音的时候只单单向犹太人讲。当然我们知道在司提反的那个殉道的迫害的事件的里边,事实上受最严重迫害的那个人群,其实就是犹太人,这些初信耶稣的犹太人,他们遭到逼迫,犹太人逼迫犹太人,非基督徒的犹太人逼迫信耶稣的犹太人。所以这些被逼迫的犹太人四散的时候,一边逃,一边讲道,一边传福音,但是他们只向犹太人传。
使徒行传一开始第1章就告诉我们路加写这个故事,他跟提阿非罗大人说,这个故事你可以看到这个福音怎么样会从耶路撒冷,然后扩张到犹太全地,扩张到撒玛利亚,一直往地极而去。故事从第一章发展到这里,快第12章的时候,已经来到撒玛利亚了,已经要往撒玛利亚外围继续往前走了。所以进到第13章就是往地极而去的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他描述的一个事件就是这一批逃亡的人,他们地理上虽然已经离开了耶路撒冷,也准备往撒玛利亚外面跨出去了,地理上是出去了,但是文化上他们仍然保留在犹太世界里边,只向犹太人传福音。但是上帝有祂的作为。如果犹太人即便离开了耶路撒冷地理的环境,虽然往外扩充了,但是仅仅保留在他的文化范围内,福音传不出去。
就在这种情况里面,又有一些无名小卒,没有记载名字的赛浦路斯,“内中有赛浦路斯和古利奈人”。赛浦路斯其实就是巴拿巴的家乡,另外的名称叫居比路,一个岛,古利奈在北非。当时的安提阿里边传福音、信耶稣的人已经非常多元,这一群可能算是少数的一群,他们开始向希腊人传福音,就不只限制在犹太人当中。因为这个的动作,在第一幕的这一节的21节结束的时候,“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
这是第一幕的场景,我们看到福音在没有那么顺的情况底下,甚至是在一个很悲,很乌云的,逃亡的过程中间,这样传开了。他们在传什么?他们在传福音。你不觉得这很矛盾?他们在逃亡,但是他们在告诉你好消息,福音就是好消息,good news。逃亡的人在告诉你好消息,听的人也信了。这是第一幕。
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悬而未决,既然信的人很多,圣经告诉我们,就在这个安提阿的地方他们从赛浦路斯,腓尼基到安提阿,安提阿在耶路撒冷北边,这是叙利亚的安提阿。这个地方就开始越来越多的人信主了。安提阿是什么地方?安提阿是当时罗马帝国里第三大的城市,里边人种非常多元,除了罗马人,犹太人,还有希腊人,还有其他来自东方的人,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城市,是第三大的城市,是一个贸易的城市。上帝看重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成为了福音要继续往外直到地极,开启直到地极的宣教事工的很重要的据点。
而这么伟大的工作,这么重要的工作,这里并没有记下任何伟大使徒的名字,就是这些默默逃亡的人,逃亡的基督徒,他们在他们的生活的日常,最平常的关系中,最自然的场合中,做了一些伟大的事情,让福音不单只是跨越地理,而能够跨进到文化的新的领域里边去。
在这样背景底下来到第二幕。第二幕从11:22一直到11章结束的第30节。11:22说,“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就是在安提阿这个第三大城市的里边,越来越多的人信耶稣,而且信耶稣的人不只是犹太人,开始有各民各族信耶稣,很多希腊人也信耶稣。这个风声传回到耶路撒冷去,然后这一幕就开始了。
这一幕里面的主角是谁呢?巴拿巴跟11:25出现的扫罗,他们两位,这个后来就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那配角是谁?配角就是第28节出现的一个人,名字叫做亚迦布。他当时就起来说了一个预言,提到了天下将有大饥荒。和合本的天下的理解,可以大概了解到当时整个罗马帝国境内,会有这个大饥荒。
为什么说巴拿巴跟扫罗是这一幕的主角?因为当安提阿教会这边越来越多人信耶稣,包含非犹太人,很多外邦人信耶稣的消息传回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当中的领袖们就打发巴拿巴,当然巴拿巴是他们当中的领袖之一,请他到安提阿里边去探访他们,去关心他们,用最俗气的话来讲,其实巴拿巴的到访是去肯定他们的福音工作。在初代教会福音萌芽时期,福音扩展的当中,这些在耶路撒冷中心的使徒们,代表着教义的正统性,代表着福音的准确性的这一般人,在福音扩展的过程里边,他们会有这样的所谓的印证、认可、祝福的动作,这也很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面有需要。
所以巴拿巴的到访就正如巴拿巴在这里出现的时候,他是在使徒行传第三次登场。他第一次出现第四章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他曾被称为劝慰子,是一个非常有关心,有辅导,或者说很能扶持人、成全人的一个人。第4章那边我们看到他变卖他的家产,他在财物上成为一个成全人的人,帮助人的人。第9章他第二次登场出现的时候,跟财物没有关系,他当时帮助了扫罗这位迫害教会的这个恶名昭彰的,但是刚刚信主的这位年轻的基督徒,他接待他,把他引介给教会的使徒们,让他们认识他。他去扶持一个,去栽培一个门徒起来。一直不断的扶持人。
第三次今天这段经文出现的时候,他又继续再做这个工作,只不过他这个服事只针对一个人,他到了安提阿去,去安慰那边的人,劝勉那边的人,帮助他们立定心志,坚定他们靠主的信心。24节加了一个脚注,“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因为他在其中的陪伴跟服事,继续有人归服了主。经文告诉我们,“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这许多的人肯定不只是犹太人,也包含很多外邦人、东方人。所以25节才出现了一句短短那句话,“巴拿巴往大数去找扫罗”。
为什么找扫罗呢?我们从之前的故事已经知道了扫罗在大马色路上的蒙召,上帝呼召他,成为外邦的使徒,到外邦人那里去传福音。巴拿巴也非常清楚这件事情,所以在眼前的这个福音的需要,教会的增长,越来越多外邦人信主,巴拿巴去找那个能够服事外邦人,知道怎么样向外邦人传福音,栽培外邦人的扫罗,去找他来当同工。经文告诉我们,“他们足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许多的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这个成为了我们今天读使徒行传里边非常经典的一句话。
基督徒这个名称,学者们一直研究,并没有最完整一致的定见,不过基本上有两个,一个当然就是基督徒当时为了要让自己的身分,自己的信仰能够显出他的独特性,而为自己取的名字,但是另外一个可能更加可能的是,不信耶稣的人为基督徒取的绰号。基督徒其实是小基督,就是那一群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小基督。可能是他们要调侃基督徒的名称,因为他们生活的圣洁,因为他们信仰的价值观所带来生活的改变,心态的改变,行事为人的改变,当他们在整个社会中间好像标新立异一样被人认出,可能他们常常吃亏,信主之后为了要遵行神的道,他们可能要牺牲一些在生意往来上或者在社交生活中,甚至在当时非常迷信的风俗信仰的里边作出区隔,等于有点跟社会格格不入,因此别人给他们取的绰号。不管怎么样,这里路加特别标注说,这一群人叫做基督徒,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
这个标注很有意思。这里提到了接下来要讲的这个小人物。讲完这个标注,他提到了耶路撒冷下来有几位先知,其中一个叫亚迦布,宣告、预告说会有饥荒。当那个宣告出来之后,29节说,“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在安提阿这里,外邦的多元民族的教会里边,听到有饥荒要发生,他们就萌起一个爱弟兄的心,爱他们母会的心,他们就奉献,然后托巴拿巴跟扫罗送去给众长老,就是去到耶路撒冷。这一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使徒行传刚开始的时候,五旬节以后,当多人信主,第4章那边讲到凡物公用的时候,提到类似的事情。我觉得这里一个很小的一幅图画,在呼应前面所讲的,基督徒当时聚在一处,他们其实是彼此委身,活出一个彼此相顾、相爱,彼此关怀的生命,他们有凡物公用的部分,那凡物公用的原则就是有需要的,我们要试着供给他,不要让人有缺乏。
那个精神传到了安提阿,不单地理跨出去了,文化也跨出去了,福音的精髓,作为一个约的群体,彼此相爱的生命继续在这里展现。当年在第4章展现的时候是在耶路撒冷同一个群体中间,现在事隔几年以后来到了外邦的安提阿,在这里的多元民族的当中,福音的萌芽生长,产生出来的这个信主的群体,约的群体继续活出这种生命。这一次的生命的力道,不只是留在他们本身,甚至愿意去支持其他地区,包含来自于原来的母会的需要。这是一个信仰群体的生命见证。这是路加记载这个故事的第二幕。来到第11章要结束前,温习一下前面那个福音故事走到这里的面貌的方方面面都还在,不单还在,而且是更加的兴旺。基本的元素不但还在,而且是不断的扩张。
但是,镜头一转,来到第三幕。12:1一进来,“那时”。路加并没有很刻意要标示出时间的准确性,但是很可能就跟事件的前后,跟安提阿教会的蓬勃成长有大关系。“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第三幕的场景,地理上的位置又回到了耶路撒冷。他是跟前面第二幕,29、30节那边讲到当安提阿的教会他们捐钱,要供给犹太的弟兄,就派巴拿巴跟扫罗把捐项拿去。循着这个故事,因为他们要把捐项拿到耶路撒冷去,一进入第12章,镜头就转去耶路撒冷。
第三幕里边主角是谁?这次的主角,头衔就更大了,雅各跟彼得。从12:1一直到12:19,这是第三幕,篇幅比较长,描述比较仔细。我说这一幕里边的主角是雅各跟彼得,虽然我提两个人的名字,但是份量都一样重,身位也都一样高,但是篇幅的落差却非常大,因为雅各,在第2节说什么呢?“希律王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就句号。
路加似乎让我们看到福音越来越广传,福音的效益、生命的见证越来越凸显,但是在这里忽然间来一个急转弯,比之前更加严峻的迫害。我们看到不管是使徒约翰、彼得他们曾经被捉拿,第4、5章,捉拿下监,后来怎么样又得到释放,中间里面他们再次受迫害,都没有像这一次雅各,一句话,希律王把他杀了。
他们两位是这段经文的主角。而这段经文有没有配角呢?有的,另外一个雅各。这位是耶路撒冷教会里面的主席,人称的耶稣基督肉身的弟弟,而不是门徒约翰雅各。门徒约翰雅各被希律王斩了,但是这里还有一位在第17节出现的,当时彼得他被抓,神迹性的被释放之后,他请当时的其他的人去通知教会的主席雅各。
当彼得在这里出现以后,进到第13章,彼得的故事暂时就告一个段落,没有再提到彼得。彼得的这个角色在使徒行传就告一个段落。这一段,是一个很惊悚,很黑暗的一段,雅各被斩,彼得被抓,希律见犹太人非常喜欢雅各被斩,他就去抓拿彼得。彼得,注意经文很有意思,12:3、4,第3节讲到,“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然后,第4节,“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提了两次,除酵的日子,提到逾越节。使徒行传不多提逾越节,这是唯二的一次。
我待会要说明为什么路加在这里会留下这个伏笔。彼得这次被捉拿,教会的领袖被捉拿,哪怕你福音再多再大兴旺,你可以传得更远,你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许多人信靠耶稣,但是你们的头头,公认的头头,你们可以辨识出来的头头彼得,这位曾经一度的福音使者当中的代言人,初代教会,五旬节之后站起来讲道的那一位,我把他抓了;另外一个领袖的佼佼者雅各,我把他宰了。而彼得这时候其实是死路一条,为什么?希律王抓他,看守他那个规格之高。他被关的时候,夜间在监狱里边,他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经文告诉我们他正在躺着,彼得其实就是在等死。
但是上帝有祂的作为,神迹发生了。圣经告诉我们有天使来救他,这个天使,可以不动任何的声色,把彼得救出去。这个每四个班次每一班四个人看守的这个通通没用,就把彼得救出去。其实彼得自己也搞不清楚状况,他在模糊当中被救出去,他是在被救出去之后,11节,“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想起来他就去找这个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去。其实马可也是一个小配角出现了。这里提到他是为后面,第13章第一次宣教旅程的时候就有带马可去,开始引介他。这里还有一个小配角,是个女生,名字叫罗大。这个女生她小小的信心,带出一个很大的落差。
福音传开,福音让人生命改变,福音大大的兴旺,信的人越来越多,照理来说,每个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应该都是非常刚强,但其实都非常软弱。我想这是路加刻意在这段经文里边要告诉我们的地方,要告诉我们的故事。这段经文里边,当这样的艰难的试炼、挑战来的时候,人心还会软弱。当彼得被抓,不单是彼得知道自己大概就是必死无疑了,教会的弟兄姊妹也都知道,虽然彼得曾经有被关过的经验,虽然彼得曾经有在被关之下被救出来的经验,这是好事,这是美事,当彼得当时被救出来之后,他们在教会开了赞美祷告会,他们可能心想说这一次应该还可以来一次,所以教会也继续祷告,但是其实他们祷告,他们的心还是蛮虚的。为什么?当彼得真的被天使救出来,他来到了这个马利亚的家,学者们称很可能就是所谓的马可楼,来这边敲门,罗大去开门,还没有去开,她听到彼得的声音,就回来跟这些在室内的弟兄姊妹说,“是彼得”。刚刚他们在祷告上帝要把彼得释放出来的,听到罗大说是彼得,就说你疯了。这其实就是今天的我们。我们常常跟上帝祷告说:主啊,帮助我。等到神真的要帮助你的时候,你又不信。主啊,医治我的病。有时候主真的医治你,你又觉得这不可思议。
这一群迫切为彼得祷告,可以显出他们内心里面的软弱,他们真的心想彼得这一次没救了。结果当罗大回来跟他们说门外的是彼得,他们说你疯了。这一群人,是这一群人在传福音,是这一群的人去影响当时的罗马世界,你相信吗?后代的人常常这样说,基督教当时颠覆了整个罗马世界,颠覆了整个罗马世界的是谁?就是这一群人。所以到底基督徒真的了不起吗?我们说应该不是,那应该是福音了不起。福音有什么了不起?这是第三幕。其实从第一幕开始,到第二幕到第三幕,你发现每一幕,都有不太理想的事情,负面的事情,但是同时也有理想的,正面、好的事情。在第一幕里边什么叫做不太理想的事情?那些四散的门徒只向犹太人传福音,他们很守成,他们自己的民族意识还是很高,觉得我们是上帝的选民,福音只临到我们当中,还是没有办法能够接受说,上帝要救外邦人。他们还在这个挣扎,但是也可能他们不向外邦人传是为了自保,他们没有勇气,希望更加的低调,再低调。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们很守成。但是在这个负面当中我们有欣喜的地方,他们有突破,也能把福音向外邦人传出去了。
这第一幕。我要说的是福音即使是再美好、再伟大,福音是上帝的大能,罗马书1:16,你发现传福音的人展现出来的有些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正向的,有负向的。
到第二幕的故事的时候,主角是巴拿巴跟扫罗。这段故事里面有没有负面的呢?好像没有。因为巴拿巴一到那个安提阿教会的时候,他劝慰、帮助、扶持、造就门徒,而且他增加新同工,他把扫罗找来。更重要的是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虽然福音已经传到外邦去了,但是他们活出来的基督徒的生命见证,作为一个约的群体,他们的这个彼此相爱,不单彼此相顾,还能够愿意顾及主内的弟兄,哪怕是在本地或者在外地的,这种生命表现,多好,多美。其实,当巴拿巴把扫罗找来,他们成为好的同工,路加也似乎有一点要埋下一个伏笔,这个同工的关系其实后来有一点困难。
更特别,进到第三幕的时候提到的马可这个人物,就似乎要为下面,从第13、14章第一次宣教旅行布道的时候发生的困扰,作了一个引介。当时巴拿巴跟扫罗为了马可,他们之间有张力,因此他们就分开,做不同的工作。虽然都在传福音。
似乎在那个正向的、喜乐的、感恩的部分里面也有令人困扰的事情,每一幕都有,但是第三幕更严峻的是教会最根基性的,连使徒都受到迫害,似乎要在那个最核心的部分重重一击。上帝救了彼得,哈利路亚赞美主,感谢主。那雅各呢?如果福音是福音,如果在彼得这一端是福音,那在雅各那一端呢?那死而复活的主,那个大能的主,如果祂是拯救人的神,祂能拯救彼得,为什么不拯救雅各呢?祂不拯救雅各,是否表示出彼得的拯救也是多余的呢?这边的扣分会影响这边的加分吗?什么是福音?如果雅各是当时重要的使徒领袖,他的死多少应该会影响福音的传扬,影响当时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对福音的怀疑吧。路加有一点故意要把这个问题悬在那里,让提阿非罗大人继续看好戏。
但是路加可能于心不忍,不想让提阿非罗大人的心在那边吊那么久,所以,最后一幕,第四幕,希律王登场。第四幕从12:20,当彼得被天使救出去过后,希律发现这个已经在手中物,这个囊中物,居然插翼而飞不见了,当然他就把兵杀掉了,然后他自己很生气。后来希律离开犹太,下凯撒利亚去。这边用“下”,其实在地图上是往上,就住在那里。凯撒利亚当时是他们省的首府。希律到那边去,20节讲希律就非常的生气泰尔跟西顿人,或者推罗、西顿的人,是他所管辖的这两个地方的人。那一带的人,他们是从希律这边得到这个他们的粮食的供应的,可能中间起了什么矛盾,他们得罪了希律王,所以这个推罗、西顿的人很害怕,就去找了希律王的一个内侍臣,叫做波拉斯都。这些都是史料,路加写作他有他的严谨性。找他,想要透过他去跟希律求情,求和。这都是配角。主角是希律王,配角是推罗、西顿的这些人,因为有配角的这个鼓动,才产生主角登场的那一幕。
主角希律王登场的时候是什么日子呢?在所定的日子,他穿上非常华丽的朝服,经文没有仔细描述,但是犹太的历史学家约瑟夫描述了这一段,这个经外文献的历史印证圣经讲的话。当时希律坐在朝廷上面,在那边对着这个推罗西顿的人就讲论了一番,滔滔不绝,以王者之称,很威望、很高傲的方式向他们训勉一顿。训勉的过程中,下面的人就讲,“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就一直在捧他、捧上天。23节,“希律不归荣耀给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这是圣经的记载,给我们感觉这是当下的,约瑟夫这位犹太的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其实他当场忽然间腹痛,绞痛到完全没办法,他连站立都不能够,他就被扶出去,五天过后就病死了。没有完全一致,但是事件就是如此。
第四幕就停在希律王气就绝了。然后第24节,是这四连幕的结论,也就是今天讲道的题目,24节,“神的道日见兴旺,越发广传。”这是个结论。25节只是一个伏笔,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就从耶路撒冷回来,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回来,回到安提阿,准备第13章第一次宣教旅程。四幕下来,有正向的,有负向的。到底什么是福音?路加试着要帮助读者继续想这个问题。有意思的,这里气就绝了这个是谁?希律王。
使徒行传从第1到12章,基督徒在传福音的过程中间所遇到的逼迫刁难,主要都是来自于犹太人本身,来自于圣殿当时的当权派,当权的大祭司,还并没有到罗马世界去。但是后面的故事就因此以第1到12章来讲,在那个大的历史时空里面的那个王,代表的王不是凯撒,而是希律王。就在这个情况底下,这一群传福音的基督徒他们在传什么?他们在传钉死十字架的那位耶稣,祂是基督,祂是弥赛亚。什么是弥赛亚?弥赛亚就是受膏的王的意思。这位王已经复活了,基督徒在传,传这个弥赛亚君王,而希律当时作为犹太人中间的那个最高的代表那个王,不断的敌对这个王,至终气就绝了,故事就停在这里,然后开展下面的故事。
虽然在过程中间,恶的势力、罪的势力还是庞大,但是你发现这一群基督徒他们传福音,他们是真的传福音,他们用他们的声音,用他们的言词,用他们的口,他们用他们生命的见证。他们在顺境中传,他们在逆境中传,而逆境也增多了。逆境不单是有外部来的,也有内部里面的。我们前面讲到从第4章门徒们学习怎么样凡物公用的时候,就已经有内部的困扰出现了,魔鬼撒旦就开始牢笼人心。不管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至终的结论仍然是神的道日渐兴旺。这是为什么当时的罗马世界会被这一群传福音的人颠覆了。伟大的不是这一群传福音的人,伟大的是他们所传的道。
两千年了,我们今天继续活在福音的恩典中,也继续领受福音的召命。刘侠女士,你说福音的大能没有在她的身上吗?福音朋友,如果你觉得上帝没有医治她的类风湿关节炎,所以上帝没有大能,你误会了。上帝的大能可以大到一个地步,让一个人24小时的狂痛的情况底下,她还可以写出《喜乐年年》这本书。你难道不能说这是大能吗?福音的大能,至终颠覆改变了世人的本质,福音的大能当然至终会带来荣耀、胜利,但是荣耀、胜利的形式不仅仅只有你跟我心目中想象的那种光荣形式,荣耀的胜利像耶稣基督一样,祂可以进到最深的黑暗之中,祂上了十字架,祂走过了人间最痛苦的决裂的光景,上帝把祂离弃了,但是因为祂走过,祂胜过了,祂的复活的大能带来的改变,无远弗届,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展现,因此祂的道,只要哪里有祂的道传开,只要在什么地方有祂的道被活现出来,那个道就能够生根,就能够发芽,就能够成长。
今天,上帝永恒的道在每一个愿意降服主道的人的生命里面,我们都在这个道中间被滋养、被呼召,也学习活出这个道的生命。今天在你个人的生命生活当中,你会遇到很多喜怒哀乐的事情,我不能说那不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路加这里在写作过程中间不断留下的那个脉络,活出福音的生命。如今天我们所选的诗歌一样,第一首诗歌“耶稣为王”,永远记得谁是王,我们才能够领受第二首诗歌,“耶稣领我”的恩典。愿主帮助我们。
祷告:
主啊,我们在你面前向你仰望,基督为王,就求你让我们能够顺服基督,并且成为祂所差派的精兵,让我们高举福音,或顺或逆,或祸或福,主啊,我们都成为福音的传人。靠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