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在这一段时间里,一起在探讨一个主题,这主题叫做盼望。今天我们要专注来探讨的主题是:教会的盼望。我们先一起看希伯来书10章19-25节: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著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著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好,我们一起祷告:

主,我们承著一个谦卑的心,再一次来到主祢的面前,来聆听主祢的话语。主祢非常清楚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祢的话语。愿主祢的圣灵亲自运行在我们当中,膏抹无论是说的、无论是听的,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主啊!光照我们心里面的眼睛,让我们耳朵可以听见,心里可以明白过来,以至我们可以回转,归到主祢的面前,与我们同在,施恩给祢的百姓。感谢赞美祢!我们这样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祢最宝贵的圣名。阿们!

我们今天来探讨教会的盼望。教会其实是被呼召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有以下三种特点:

这个群体是不可以被取代的基督徒群体的本质和特性基督徒群体的资源的秘诀是什么

有人常说自己追求灵性,但却不怎么宗教化。仔细想想这样的论点,其实是说,他对上帝有兴趣,但对教会是缺乏兴趣的,因为很多人对教会已经失去了盼望,认为教会不是他们所要的。所以我们要从圣经的角度来看教会,到底教会要成为什么样的群体,才合乎圣经?希望当你听完这篇道时,能对教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学习。

这个群体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刚刚我们所读的25节提到: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在希腊原文中,“聚会”的意思就是聚集,但我们要有所区隔,聚集和聚会是不同的。集会是很多人集中在一起,但他们之间不见得有关系或连结,这群人可能互不相识,他们可能一起参加一个活动或听一篇演讲;而聚会就不一样,聚集在一起的这群人可能有某种生命上的关系,一起来分享心中的话或感受,可能一起吃饭。所以集会的感觉比较像一袋弹珠,每颗弹珠之间没有连结,都是独立的;而聚会就好比一串葡萄,虽然也是一颗颗单独的个体,却是彼此相连的。所以当我们提到“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并不是说不可停止到教会,而是说不要停止聚会,与人没有连结,要像葡萄一样,是有连结的。因此,要了解基督徒的群体,其关键在一个希腊字(24和25节都有出现)。24-25节提到: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这两节都有一个共通字-—彼此,在希腊原文中,这个词是有“共同”的意思。

在新约圣经中提到的教会,不只是我们前往聚会的一个硬体、一个场所或一个建筑物而已,其实教会是有机体,是指著我们这群相信耶稣基督的儿女来说的。因此教会的功能不只是教导和牧养,而是有“共同”和”彼此”的意义在其中。不论教导或牧养都是“彼此教导”、“彼此牧养”,我们还要彼此认罪、彼此辅导、彼此担当别人的重担,甚至可以一同哭泣。许多牧者劝勉说,信徒不可停止聚会,往往只是劝勉信徒主日一定要到教会聚会,但这句“不可停止聚会”所包含的意义更广,它是要提醒信徒更能够与信徒之间彼此鼓励、彼此扶持,建立更深厚的肢体关系。有时候人们来教会,但却不一定与人建立真正的关系,好像自己一个人来到教会唱诗、听讲道,聚会结束即离开,这样又何必出门来到教会,在家里看电视 或听外国讲道频道不是更好?所以来到教会不只是聚会而已,乃是要与人建立关系,彼此扶持、彼此教导、彼此分享和彼此分担。在教会中若要彼此更多认识和了解,就可能要进入小组,才能进入基督徒的真实关系中。

在19-20节说: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著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那么,我们要如何进入至圣所?在旧约以色列人建立的会幕中分为外院、圣所和至圣所,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圣所,只有祭司才能。而至圣所存放约柜有著神荣耀的地方,更非一般人或祭司能进去,只有一年一次在赎罪日时,大祭司才能进去将百姓的罪带到神面前,求神的赦免。可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神的同在,当一个有罪的人来到神面前朝见祂时,是会被改变的,因为神的同在能改变一个人。一个自私或不圣洁的人来到神面前,神的荣耀会使人很难再自私,在神的荣耀中,我们也会希望自己是圣洁的。一个全身满了罪污的人只有走到光中,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秽,因此,进入神的同在中,不只是让一个人感受到温暖,而且还会渴慕被改变。

在旧约中提到没有人能进入神荣耀的同在-—至圣所中,但希伯来书却告诉我们,藉著耶稣基督的血我们都是有盼望的,得以进入神的同在中,因为祂已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虽然在旧约我们不能擅自进入至圣所,但到了新约,藉著耶稣基督的身体为我们铺了一条路,使我们能够通过幔子,进入至圣所,神的同在中。当我们直接来到神的面前,我们就得以改变,因此在新约的时代,当你开口敬拜神的时候,你就会被改变。但是要如何走上这条路呢?

整段经文一开始就教导我们要如何进入神的同在,到了24-25节突然话锋一转,经节还劝我们不要停止聚会。神的同在如何临到我们、改变我们?进入神的同在和不可停止聚会这些话有何关连?答案就是“群体”,神的同在是要在群体中彰显,而不只是个人被改变,若不是在群体的关系中,如何知道个人的改变呢?这一切都是藉著基督的肢体聚集,我们才有所改变。

鲁益师在他的书【返璞归真】中提到:“基督用不同的方法在我们身上作工,但归根究底,祂是要藉著我们彼此服事来成就祂的工作。我们将基督带给对方,我们很容易想到教会有许多不同目标,如教育、差传、建堂,并举行各种聚会。教会最主要的目标只有一个,教会存在的目的是要吸引人来到耶稣基督面前,将他们改变成为小基督。教会若不做这件事,所有的大教堂、差会、讲道,甚至教导圣经都是浪费时间。”其实不论是鲁益师或希伯来书的作者,都在讲一件事:神转化的同在是透过群体的,所以神要的是一群人, 要祂的百姓群在一起,而不是单个的。约翰卫斯理曾说:“圣经从未提倡独自的敬虔。”所以基督徒的群体是不可或缺,也是无法取代的。所以想要一个基督徒单独行动是不可能的,鲁益师也提到神是要一群基督徒彼此服事和扶持,带出神的同在和改变。

基督徒群体的本质和特性

24节提到: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我要从3个角度来探讨这件事:

1.关怀-彼此相顾

“相顾”也有另一个意思就是彼此思想。当你来到教会,是否有一群弟兄姊妹或朋友是爱你、关心你的,他们非常在意你的成长、你如何发展。通常我们看教会在辅导别人,我们通常都会做笔记,他们会在辅导的过程中记录重点,一边写一边思考被辅导者的事,多半是想要如何来帮助受辅者,不要那么愤怒和焦虑,或帮助他如何面对生命中的失望,也在想如何帮助受辅者学习饶恕,并过一个喜乐的生活。所以一个辅导者不只是记录重点而已,也边要思考如何帮助受辅者。

这样分享也是希望你能思考,在你四周围是否也有一群这样的人,能帮助你越来越属灵,越来越成熟。这群人不只是见到你打个招呼,问早道好而已,还能深入思考如何帮助你越来越成长。因此,在这里要分享的彼此相顾,是带著刻意的举动,从属天的刻意来彼此帮助,刻意思考让彼此更好,刻意花时间听听别人的梦想,甚至刻意地分享自己的软弱与过犯,以致彼此担当。诚实说来,好像姊妹比较容易有这层关系,对弟兄而言,似乎有点困难,但这点其实与文化或性别无关,神的心意就是要我们学习彼此关怀、彼此关心并且彼此成长。

2.激发爱心

“激发”在希腊原文是有“刺激”的意思,是有点强烈的字眼。但这个字原本不是带来不好的影响,不是让人不舒服的意思,其实原意是“强烈的不同意”或“强烈地来挑战你”。我要稍微解释一下,圣经的意思是说,在我们身旁就有这种强烈不同意我们的人,甚至是可以挑战我们,目的是为了要使我们成长,不是为了要羞辱我们或拆毁我们。除非我们生命中有这样的人,否则我们是不可能有爱心或想行善的动机。一生中若没有这样的人在我们生命中,可能我们会如同死人一般,无法成长。举例来说,奥德修斯写了一个神话【奥德赛】,提到奥德修斯在一条船上要回家,他是船长。在途中会经过一座岛,岛上有许多女妖会唱迷惑人心的歌,水手们听到这些歌会产生疯狂的欲望,无法驾驭船而撞上岩石,无一幸免。于是奥德修斯决定在经过这岛时,用蜡封住水手的耳朵,让他们无法听见这些女妖的歌,只让自己听见,并且他要将自己绑在木桩上,告诉水手无论他发生什么事或有任何不当举止都不要管,只要往目标直航就好,直到他的神智恢复才可以解除警报。奥德修斯真正想向水手表达的,是希望水手能给他真正所需要的,而不是他想要的。很多时候我们所想要的对我们并无益处,但我们往往只会选择自己想要的,因此一个能真正与你有关系的人,应该是给予我们真正需要的帮助,而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才是真实的基督徒团契。

一个人知道自己有罪和真正花时间去面对,是不一样的,就像船在水面上行驶,水手们若能看见会让船触礁的石头,早就避开了。因此人会犯错,是因为看不见自己的问题,生命中有许多死角是需要有心人出于爱来提醒我们,否则我们很容易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就以为没事了。但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欺,保罗也在加拉太书中提到“不要自欺”。就好像我们也知道基督徒不该在婚姻之外与人有性的关系,但很多人是知道却做不到;圣经上也说钱财是神赐给我们,使我们成为一个好管家,让钱财有好的流通管道,而不是只将神所赏赐的财物浪费在自己身上。有时候,知道是一回事,行不行得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圣经也说要饶恕,但我们里面也常常充满仇恨不愿意饶恕。所以知道和行道是很不同的,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群体是能告诉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什么,而不是我们所想要的是什么。”激发”的本意就是要有人能够不同意或挑战我们所做的,为的是导正我们。

在西部很多牛仔穿著马靴骑马,在马靴背后是有尖刺的,要马走快一点,就会以后脚跟踢马,刺就会刺在马背上,让马因受痛楚往前奔跑。这是“激发”的另一层含意,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讲会有点不舒服,好像自己失去了决定的主权。倘若你不希望别人参与你的生活,甚至是劝告你、刺激你,帮你做决定,那你就会孤独地过日子。人类社会学家称此为“表现型的个人主义”,也就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由自己决定,自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基本上我有能力决定是对或错,这是非常自我的个人主义。我们可以选择想要个人主义,或者有彼此相爱的群体生活,但你无法兼顾。你是否愿意让朋友对你发言,说一些不是很中听的话,彼此激励、彼此相爱、勉励行善?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若我们想要成长,就要活在一个有爱,并且愿意告诉我们真实话语的基督徒群体中,虽然这些话或观点不见得是我们自己看得见的,但我们确实要让一些人真正看清我们的需要,挑战我们,激发我们,因著爱的缘故说诚实话。

3.勉励-彼此劝勉

“劝勉”和“激发”不同,后者比较属于刺激、挑战,直言我们的不是;劝勉则是一种鼓励。原文有两种意思,一为“para”-在身边同行的人;另一为“kareo”-呼召。劝勉是指有人在旁边关心你、同理心、关怀、支持,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思想。前面我们所谈的“激发”是一种挑战;而现在谈的“劝勉”则是支持,其实这二者都极重要。有些教会只谈教导,不断地纠正并挑战我们的思维,却没有任何鼓励;然而有些教会就只有支持,不会说出一些严厉要求的话,凡是以爱为出发点,其实这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只会落入一种极端。

4.行善

“行善”其实是以上二者所结的果子。进入教会不只是聚会,你能够去过群体生活,那种共同分享并真实基督徒团契的关系时,而不只是聚会,将会使我们成为有”爱”的人,因为有了爱就会表现出好行为。所以行善是一种积极关怀的服事,而不是抽象的观念。在这里我要提出两个字-“边缘”和“实行”,后者就是一种实际的行动。

前一阵子我太太腹部开刀,虽然出院,但仍然需要躺在床上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我们家其实是有很多需要,当时有人每天晚上来送晚餐,当我与每个来送餐的人交谈时,发现有些人其实在社会的身分地位很高,如总裁、医生、律师等,然而他们带来的可能只是一些平常都吃得到得食物,却不因自己的身分地位而不愿去做。在教会中若只是有人请你发单张或排排桌椅,千万不要误以为这就是卑微的工作,其实在教会中当我们去行善时,绝对没有一件事是太卑微,以致于你无法去做的。

另一个意思“边缘”,是要我们行善去照顾边缘的人。是哪些人?就是人们所忽略的人。在我们的社会中,确实有一些族群是被忽略的,没有人去关心他们,这不是指贫穷人,而是有些少数的族群被忽略。从小到大我们成长中,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教导,要去厌恶某些人种或与他们保持距离。就好像我们一直不去想这些人,但他们却存在。可能是看到某些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会和他们保持距离,或心里会觉得还好自己不像他,也可能觉得自己还好不跟他有来往。神特别在此希望我们能像这样的人,伸出援手行善,可能这些人是我们看不起或讨厌的人,甚至不只是伸出援手,还要以实际的行动关心他们,当你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来帮助他们时,才是一种真正的服事。

有一个人叫汤尼.坎波罗,他是美国费城一个基督徒讲员,也是一个社会学家。有一次他去夏威夷参与一个特会,他因为有时差,所以睡到半夜3点就因饥饿而醒过来,他便起身走到街上,找到一个24小时营业的餐厅想吃东西。隔壁桌有两个女人在对话,半夜三更还在外面,很明显她们的工作应该是特种行业。其中一个女人提到隔天是另一个女人的生日,要如何庆祝,但她说,这一生没有为自己,也没有人为自己庆祝过,两人谈过话没多久就要离开。坎波罗转身问老板是否认识刚刚那两位女士,老板回说,每个客人他都很熟,于是坎波罗便要求老板是否可以为那位女士办生日派对?在明天晚上给她一个惊喜。老板答应了,坎波罗说他会预备一切,只要老板邀请那位女士所有的朋友一起来帮她庆祝生日。隔天,当那位女士进门时,她所有同行的朋友一起呼喊:”生日快乐!”她顿时大吃一惊,连站都站不稳,蹲坐在地上开始哭泣。她感动地看著蛋糕,却无法吹熄蜡烛的火,最后老板帮她吹熄蜡烛,并给她一把刀来切蛋糕,但她却要求大家可否不要吃,让她先带回家,再回来参加生日派对,大家都同意了。当她转身离开时,坎波罗便要求大家为她祝福,他自己也为她祷告,祈求上帝赐下祝福,并带领她来信主。当他做完这样的祷告,老板竟然惊讶地发现他是牧师,问他是哪个教会的牧师?他回答说自己就是在那种三更半夜会帮妓女办生日派对的教会,但老板不相信有这种教会居然会帮妓女办派对。这个老板看见坎波罗既有爱又有行动力,这样的爱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很难相信有这样爱心的 群体是来自教会,若真是如此,等于做了一个美好的见证,是相当吸引人能走进教会的。

在耶稣的时代,无论祂在哪里讲道,都有罪人来靠近祂。

基督徒群体的秘诀

19-20节说: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著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其实从19-22节一般来说,就是一般解经家都说这是指著得救的确据而言。这段经文看似简单,但其中隐含著非常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坦然进入”。坦然是指这个人非常有自信,他可以自由地表达所想表达的事,不用担心自己说的话会有什么后果,甚至不需要经过思考就,也可以讲出来。这和我们为工作去面试的情况不同,面试时我们会非常谨慎地说话,深怕说错话;也好比我们去和人谈案子或有求于人时,每句话都要经过思考才能说,不会毫无保留、“坦然”地说出话来。一个8岁的男孩来到父亲面前要求买这个或吃那个,他不需要事先想好该怎么说,才能征求爸爸的同意,只要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他也满心相信他的父亲一定会回应他的。这就是希伯来书作者的意思,他提到只要藉著耶稣基督的宝血,不需要靠著自己的好行为,就能“坦然”地来到神的面前,而且心中无须带有任何恐惧,因为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付上罪的代价,所以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靠近神。

鲁益师曾经提起一个词-—内圈,说人际关系有分为外圈和内圈,这个讲法非常有智慧,因为他说人的心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动机很难察觉,就是人总是想尽办法要进入内圈,渴望进入圈子中,仿佛不进入内圈就很难接受自己。很多学者都想要努力争取研究基金,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很在乎那笔研究基金,他们只是在意自己是否成为学术界的菁英。很多人也努力地想赚钱,但他们真正在意的也许不是金钱本身,而只是想被认同而已,好像可以进入高阶层生活的圈子就能显示自己地位的重要性。常常看见社会当中有分党分派,甚至是黑道的组织,但大部份组织的成员不过是一群孩子,因为他们可能是不被认同,因此他们才要寻找认同。这就是人的悲惨,仿佛一定要进入圈内才会感受到肯定,若非如此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否则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而相对地,你也可能会鄙视那些无法进入圈子的人,而你也会忌妒那些已经进入圈子的人。

19-22节谈到救恩的确据,但23-25节却提到美好群体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那终极的内圈里面”如果想进入终极的内圈中,是透过耶稣基督进去的,那终极的内圈就是圣父、圣子、圣灵,当你接受耶稣时,就得以进入这个圈子,你会知道自己是被爱、被接纳的。当你因著相信耶稣基督得以进入这个圈圈,就能解决你想进入圈圈的内在需求。当你无条件地被爱、被接纳时,你就不会绝望地四处寻找认同来满足自己。许多时候我们与人互动,甚至交朋友可能都有目的,因为和这人或这群人来往就能确保自己在圈圈中,这样的动机是非常自我中心的。这样的动机无法让人真正想去关心别人。换个角度来看,若你已经在这个终极圈中,就不需要很努力地花心血与别人互动,因为你已经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定位,就不需要去取悦别人来认定自己。当一个人已获认同,就有能力去关心别人,也会有自信地认为主耶稣永不会离弃我们,对我们也是无条件的爱。

如何知道自己是无条件地被爱?圣经说:罪的代价是死。但我认为罪的代价可以说是“孤单感”,因为一个人犯罪就会扼杀一切真实的关系,而且有可能会毁坏群体。例如当你欺骗一个人,你会因为良心不安想躲避他,即使一个很小的孩子做错事,看到父母过来,也会心虚地设法远离父母,因此犯罪真正带来的是隔离,是孤单。圣经提到罪的工价是死,死就是一种永远的隔离,这其实是很可怕的。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是遭人唾弃,与人隔绝的,但犯罪的是我们,祂却为我们承担一切的罪孽,因此祂才在十字架上大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不只世人唾弃祂,门徒也四散而去,而祂所倚靠的上帝也离弃祂,所以祂已不属于任何的群体,不在任何的圈内,完全被离弃,孤单一人。祂背负我们的罪,替代我们被离弃的状况,以致上帝不会再离弃我们,神将一切我们犯罪的后果都归在耶稣基督的身上。

世界上没有一个团体能像基督徒的团体这样让人知道自己是被爱的,是真正有归属感的,让你有真实的自由,可以坦然无惧地进入神的同在。如果你还没有经历,好不好现在就接受耶稣基督,进入教会这个让你有归属感的群体中,真实地来经历神不改变的爱。

我们一起祷告:

爱我们的主,我们感谢祢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做成的工作。不是靠著我们的努力,乃是靠著耶稣基督你的宝血。主祢为我们死,以致我们不需要死。祢在十字架上被拒绝,以致我可以被完全的接纳。主祢不被爱,以致我可以完全,无条件的被爱。主我在祢的面前献上感恩,谢谢主祢做奇妙的工作,把不得今天所分享的话语,可以深深进入到弟兄姊妹跟朋友们的心里面。谢谢主祢的同在。这样的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