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之前我们一直在说“认识自己”的问题,不管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感觉所受到的影响,还是我们内心的需求与恐惧,我们都需要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知道怎样去打开自己的心窗。

说到如果要“认识”某个人,我们通常都是通过“自我介绍”这样的途径。一般来说,我们常常会提到一些自己的背景和性格,以及兴趣爱好之类的。那么,说到“性格”,你自己会怎么形容自己呢?可能我们对于“性格”的第一反应就是内向,或者外向。不过其实“内向”和“外向”都不是绝对的一种类型,而是一种趋向,而且这样的趋向也是有变化的可能性。比如说刘芳在很小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很少与人主动交谈。但是后来,也逐渐变得外向,变得善于与人交谈,可能是因为在学校逐渐对社交能力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我成为了一个非常外向的人,因为与不停找人说话相比,我仍然享受独处安静的时光。

其实所谓的“性格特质”,不仅是内向、外向这么简单。毕竟上帝创造的人是极其精密及复杂,人的性格结构也是丰富的。虽说不能够完全测透,但是通过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与总结,也有一些关于性格的“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多了解自己,了解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这五个维度因素是:
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开放性: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慧;
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每个人都具有这五个维度的特质,只是哪边多哪边少就不一定了。如果想要测试自己在这五个方面的性格特征,那么可以到网上搜索“大五人格测验”,来看看结论如何。性格没有好与坏,了解这些性格特质或者去做一些正规的心理学测试的目的,是反映较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所期待的你。

神创造人实在奇妙,神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所以将人创造得何其丰富,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几乎是无穷的,性格也有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因为人与人诸多的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为人处事的方式可能都会不同。我们常会因为别人与我们不同,就对他们产生偏见,或者看到人某一次某一件事的表现就给人贴标签,或者对人有所论断。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作为基督徒都明白,是不对的。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因为我们意识中不够了解人性格的不同和差异性,所以难以全面地看待一个人。

此外,因为社会和文化的一些不健康的偏见,会对不同的性格类型分为“好”或者“不够好”这样的标签。比如有一些社会观念会觉得“内向”不是一个符合社会预期的性格特质,觉得“内向”就是“胆小”、“退缩”,不能够适应社会人际关系的交往。于是很多家长会逼着孩子改变,或者在言语中透露出一种“你这样的性格不好”的信息,但是结果就是使孩子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偏移,他会觉得自己不好,然后为了迎合父母,或者说根本上是为了迎合社会的要求,就去学习变得外向开朗,或许还可以具有不错的社交能力,但在深层的意识中,他们或许并没有从中找到对自我的认可。

所以,性格没有绝对的类型,只有一些不同的偏向;一个人的性格如何,绝不只有你看见的那一面;性格没有好坏,每一种性格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哪种性格的人都有独特的宝贵价值。

认识自己,尊重别人,才是最基本的社会能力,更是需要一直修正、完善的能力。

诗篇36:9:
“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领受神话语的智慧,认识自我,兴盛灵命,献上、开启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