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以下经文皆采用《2010和合本修订版》。

第76句:第一次宣教旅程

徒13:1-3:“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为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希律分封王一起长大的马念,和扫罗。他们在事奉主和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做的工作。’于是他们禁食祷告后,给巴拿巴和扫罗按手,然后派遣他们走了。”
1. 宣教团队成员:巴拿巴、扫罗和助手约翰‧马可。
2. 行程详见徒13-14章:自安提阿出发,先西行至海港西流基,随后由此乘船往居比路(现今塞浦路斯)。在该岛东部的撒拉米城的犹太人会堂,巴拿巴和保罗在会堂中传道,然后一直从东走到西,到帕弗,在那里遇见士求保罗和术士以吕马。然后他们又从帕弗坐船到旁非利亚的别加,这时马可忽然离开保罗与巴拿巴,返回耶路撒冷。保罗和巴拿巴继续行程,从别加到彼西底的安提阿(不是第74句叙利亚的安提阿,那是他们这次旅程的起点),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罗和巴拿巴再在会堂讲道。之后再到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传道。之后保罗和巴拿巴再回到路司得、以哥念,彼西底的安提阿一带,坚固当地信徒,且为各教会选立长老,之后经过旁非立亚的别加,再下亚大利坐船返回差遣他们的叙利亚安提阿教会,结束第一次宣教旅程。
3. 特别事项:
3.1. 术士阻挡省长信主,被圣灵惩罚:徒13:6-12。这事让我们知道传福音的过程里有撒但的攻击,我们实在要更多祷告。无论是为传福音的对象,还是为宣教团队。
3.2. 马可突然退出宣教队伍:按徒13:13可知宣教队伍到达旁非利亚的别加时,马可突然退出,回耶路撒冷。圣经学者认为马可退出,有以下几个可能:
作为巴拿巴表弟,马可发现宣教团队领袖变成扫罗,表哥退到第二线,他不高兴。
他不认同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宣教路线。
他过惯舒服的生活,不能忍受旅途艰苦。
保罗患病,故不想在别加停留,想直接前去高原的彼西底安提阿养病,马可因前面路程全是崎岖山路,不愿意随从。

第77句:保巴同心同行,不计名位

徒13:2-3、7下、9、13上、46:“他们在事奉主和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做的工作。’于是他们禁食祷告后,给巴拿巴和扫罗按手,然后派遣他们走了。……士求‧保罗是个通达人,他请巴拿巴和扫罗来,要听神的道。……扫罗,又名保罗,被圣灵充满,定睛看他,……保罗和他的同伴从帕弗开船,……于是保罗和巴拿巴放胆说:‘神的道本应先传给你们;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
1. 保罗:徒13:13开始,圣经以“保罗”称呼扫罗。徒13:9告诉我们扫罗又名保罗。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出生后同时都有犹太及罗马名字。“扫罗”是希伯来文,是犹太名字。而“保罗”是拉丁文或希腊文,是罗马名字。保罗有罗马籍,有罗马名字也不为奇。保罗去外邦传福音,自然会用“保罗”这个名字来自称,因为这名字较易被外邦人认识及接纳,方便跟当地人打开话题。“保罗”的意思是微小。这名字可以提醒我们:不管我们为主做了什么,我们都只是一个微小的仆人;真正伟大的只有一位,就是耶稣基督。愿我们以这样的心态来服事主。
2. 巴拿巴:谦卑有胸襟。旅程开始,他们被称为“巴拿巴和扫罗”(徒13:7);但在途中,却变成“保罗和他的同人”(徒13:13,“保罗和他的同伴”)和“保罗和巴拿巴”(徒13:43、46、50);路加这样安排,反映领导地位发生转变──巴拿巴让保罗作主要发言人(徒14:12),让保罗带领。
3. 思考应用:如果你从前栽培的同工,现在在某项事工的恩赐超越了你,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能为他感谢主吗?你能继续跟他同心同行吗?
4. 见证:20世纪初,英国有好几位著名的传道人,其中两位是迈尔(F. B. Meyer)和摩根(G. C. Morgan)。有一次,迈尔在一个城市讲道,有很多人去听。但没多久,摩根也来到同一个城市讲道,结果众人都转去听摩根讲道了。迈尔嫉妒摩根,但知道自己不应有这样的反应。于是,他决定每天为摩根和他的讲道祷告,之后他就不再嫉妒了。

第78句:保巴被高举,也被逼迫

1. 马可离开宣教团队后,保罗和巴拿巴从别加去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又去到以哥念(徒13:51)。在以哥念发生的事大致和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相同:在会堂讲道,很多犹太人和希腊人都信了。但不信的犹太教领袖鼓动其他人起来攻击保罗和巴拿巴,在以哥念甚至反对者想用石头打死他们,他们就迅速逃去路司得(徒14:1-7)。
2. 保罗在路司得医好了一个天生腐腿的,引来城里很大躁动。他们被高举,有人喊说他和巴拿巴是神明,甚至要来拜他们,徒14:13记着:城外有宙斯庙的祭司牵着牛,拿着花环,来到门前,要同众人一起献祭。同时,那些不信的,就继续追杀他们。徒14:19-21:“但有些犹太人,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挑唆众人,并且用石头打保罗,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拖到城外。当门徒围着他的时候,他站了起来,走进城去。第二天,保罗同巴拿巴往特庇去。保罗和巴拿巴对那城里的人传了福音,使好些人成为门徒后,又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
3. 这就是保罗和巴拿巴第一次宣教面对的两种危险。要么人们把他们当作神,要拜他们;要么逼迫他们要杀他们。当人们把他们当作神,他们提醒别人自己只不过是人,而且继续传扬创造主的伟大。当人们要杀他们,他们非常勇敢忠心地继续传扬福音。
4. 思考应用:对你来说,被人高举和被人逼害,哪种危险更厉害?有些时候,被人高举可能比受逼迫更危险。当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随着事奉果效而提高,可能我们自己也不自觉觉得自己很属灵,很棒。传道人的试探是,当弟兄姊妹对我们的信息有很好的反应,我们可能会更着意要把信息讲得触动人心,希望得到更多的称赞和更大的自我满足感。这时,焦点就在自己身上。我们实在要记着保罗和巴拿巴的见证:“保罗”这个名字提醒我们,在神眼中,我们都只是微小的仆人。而巴拿巴,就向我们示范了什么叫谦卑。

第79句:马可退缩,今天逃兵,明日勇将

徒13:13提到当宣教队伍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马可就离队回耶路撒冷了。但是,马可没有从此不再参与宣教。后来神借巴拿巴给马可第二次机会──在之后的另一次宣教旅程里,巴拿巴带了马可同去。当时,因为保罗反对带马可同去,巴拿巴和保罗就分道扬镳,各自到不同地方宣教了(徒15:37-39)。
巴拿巴确是有劝慰、建立别人的恩赐和热忱。相信在与巴拿巴同工的日子,马可的属灵生命得到很好的栽培,而有长进,以致后来,保罗对马可的印象也改变了。
保罗写歌罗西书的时候,马可又再与他一同作工(西4:10)。到了晚年,保罗更说:“马可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后4:11)
从彼得前书,我们知道马可也曾跟随使徒彼得。彼前5:13曾经提到马可与彼得同在,彼得称马可是他的儿子。
今天,我们也读着马可写的马可福音。

思考
1. 事奉的路上你曾经失败过吗?如果有,你必然懂得那种罪疚、羞愧、沮丧的感觉。甚至会想:神不会再原谅我了!但从马可我们看到,神不会因为我们失败过,就完全放弃我们。他是给人机会的神,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我们机会。虽然我们常常失败跌倒,但只要你存心谦卑,承认自己需要倚靠神,继续跟随神,神就会给你机会再事奉他。撒但会利用你失败的经历打击你,控告你,千万别相信撒旦的谎言。
2. 我们的教会里要有错而能改的马可;也要有帮助失败者从新振作的巴拿巴,你愿意做这样的栽培者吗?

应用题
请你在本周为你教会的传道团队祈祷;你认识一些宣教团队吗?也请为他们祷告。 

图:保罗、巴拿巴第一次宣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