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扎根基督,向上成长,这里是《成主学堂》,我是张凡。目前我们正在学习的课程是“为人父母”,这是一个很实用的课程。在上一讲,我们看到神把“生养众多”作为祂给人类的第一条命令,我们因此得知这孩子和家庭是神预先定好,而不是事后添加的,他们不是工具,不是被崇拜的偶像,也不是障碍。相反,他们是神做工的主要方式之一。透过家庭和孩子,神告诉我们祂是谁,是什么样的神,祂计划如何与我们相交,以及我们如何彼此相交。而且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反映神三位一体的属性、福音和教会的画面。接下来,我们要集中讨论这个真理所包含的重要启示──建立家庭是基督徒至关重要的事工。
一个重要的提醒
但是首先,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个提醒:我们必须谨慎,不要把孩子或家庭当作偶像,这是我们上一讲提过的。神使家庭在祂的自我启示和救恩计划中,占重要位置,不是为了让我们去敬拜家庭,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敬拜神。家庭本身不是目的,但是作为被救赎回来的人际关系模式,家庭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神和祂的救赎计划,还可以更好地祝福教会和世界。例如,我们还记得,耶稣谈到离开家庭跟随祂的重要性时,祂说:“听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耶稣解释说,只有在这个世界才有娶有嫁,而在天国没有婚姻。单身基督徒本身就证明了这个观点,因为保罗认为单身的弟兄姊妹,是神赐给教会的珍贵礼物。神赐下单身恩赐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这个世界都要过去,而全心全意地献身于基督,值得我们舍弃婚姻的愉悦和责任。所以,我们不要让家庭成为一切的一切。但很明显,耶稣和保罗都认识人类家庭──虽然不是永恒的,但是对这个世代来说意义重大。例如,我们之所以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是因为耶稣和保罗常常借着家庭的画面,来帮助解释神的性情、基督徒的生活,以及地上和天上的教会。不能因为建造家庭不是惟一有效的基督徒事工,就否认它的有效性。事实上,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建立家庭是至关重要的基督徒事工。
家庭事工服事教会
首先,建造家庭对教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教会是一个属灵的大家庭。在圣经所展示的画面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个井然有序的家庭是神所命定,向全世界做的见证,强有力地见证了何为教会本该有的样式。这也是保罗写给提摩太第一封信的重点。保罗告诉提摩太说:“所以先将这些事写给你。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引出这个重要话题后,保罗借着家庭生活,教导年轻的提摩太如何对待教会的会众:“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姊妹;总要清清洁洁的。”接着保罗告诉提摩太,通常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认出教会中的长老──通过寻找具有良好属灵生命的父亲形像。保罗写道:“(长老必须)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良好的家庭领导力,必须是监督职分的标准之一,因为照管家庭和管理教会,需要同样的技巧和能力。这当然不是说单身弟兄不能做长老──保罗本人也是单身,他还称赞说单身是对教会的祝福。
以提摩太前书的这些主题为基础,教会是怎样作为一个家庭而成长的呢。
既然神是我们的天父,那么从根本上来讲我们确实是一家人。圣灵住在我们中间,使我们对家人有更多的渴望。从长远来看,基督徒不能只满足于每周有一两次大型的、可以躲进人群中的那种聚会。爱的关系要求我们之间有更频繁和更亲密的连结……
随着基督徒互相见面,彼此更加亲密,他们的家庭感也会增长。他们开始按照保罗的劝勉彼此对待:劝老年人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人们不再是虚伪的面具,而是通过家庭纽带联系在一起的真诚的人。然后,家庭的自然互动方式开始实践在神的家──教会中。在这个属灵家庭的亲密关系中,人们尊重各自年龄、性别和性格上的差异,和睦相处。
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共生关系:家庭祝福教会,同样教会也祝福家庭。“由于家庭和教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敬虔的家庭生活激发了我们对父神的感激之情,而这种感激之情又激励我们过敬虔的家庭生活。教会中成熟的慈父慈母般的领袖榜样,促进并加强了这两种情况。”请注意,反过来情况也是如此:“教会内部秩序的混乱,既负面影响了我们对神家的感知,又影响了基督徒家庭中爱的质量。”
单身的弟兄姊妹,你对教会中的家庭是怎么看的呢?你认为家庭的目的是什么?你为他们祷告吗?或者实际点说──你认为和孩子们接触是一种奇特的体验吗?想一想,和教会的孩子接触可以教导你──或者提醒你──你是神的儿女。想想吧,当你看到教会里的父母,也许你可以从中领略到神与祂儿女的关系。有家庭的弟兄姊妹,请想想我们给整个教会带来的祝福吧。你上一次邀请单身弟兄姊妹来你家做客,是什么时候?
父母们,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生孩子就是离开教会服事呢?不!千万别这样想。想想你的小家庭在教会所扮演的角色吧:是一种榜样──不管你喜欢与否。这不是要给你增加压力,而是鼓励你认识家庭的巨大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由于家庭和教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敬虔的家庭生活激发了我们对父神的感激之情,而这种感激之情又激励我们过敬虔的家庭生活。教会中成熟的慈父慈母般的领袖榜样,促进并加强了这两种情况。”
家庭事工服事世界
建立家庭,无论对教会还是对世界而言都至关重要。神按着普遍的模式设立家庭,来反映关乎祂和祂救赎计划的宝贵真理,好让每个人都预备好──在某种程度上──听到福音。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这种家庭观念正在渐渐成为基督徒特有的。当我们告诉别人有关一位父亲的惊人故事:祂非常爱世界的人,甚至舍弃了独生爱子,好让我们能够成为祂收养的儿女,我们总是假设别人知道这些基本人际关系:儿女是什么意思、收养是什么意思……但是如今我们发现,做这种预设越来越困难。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自让人心寒的家庭,没有智慧、慈爱的父亲,没有手足间的温情和忠诚,也没有活在权柄下的祝福。魔鬼撒但对家庭的攻击从未停止过──今天更是变本加厉。魔鬼企图瓦解、扭曲家庭,使之面目全非,并竭尽所能地使福音令人难以接受。在这个激烈的战场上,基督徒无法保持中立或站在世俗的一边。我们应该把建立牢固、充满活力的家庭当作一种事工形式,并把家庭作为一个宝贵的传福音场所,向不认识基督的朋友开放。的确,因为撒但成功地攻击了家庭──因而扭曲了福音──所以基督徒家庭就成为传福音的重要基地。
一个看似不那么显而易见的理由就是,家庭身处世界之中,与非基督徒生活在同一个街区。然而这就是重点所在:家庭就如同前哨站一般。我们的孩子去上学,参加各样活动,与朋友玩耍──这些都是认识新朋友的机会──这些人可能看不到教会所反映的福音画面,或者像我们前面谈到的,他们可能来自不幸的家庭。
但是,如果我们坦诚的话,就必须承认,在很多圈子里,“家”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字眼。但是在圣经中,家是蒙福之所。我们在箴言31章中看到这一点,“才德的妻子”为着丈夫、孩子,以及她身边人的好处,而主要在家中辛勤劳动。从耶稣与门徒最温柔的时刻,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点。耶稣即将离世,而门徒对未来极其恐惧的时候,耶稣向他们保证,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和祂在一起,在哪里?──在家里。“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祂告诉他们,“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多么可悲,即使在许多福音派教会中,“全职妈妈”也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了,而神已经清楚地表明,服侍家庭是“才德”的妇人和神儿子的工作。
这是不是看起来遥不可及?牛奶洒泼在地板上,大发雷霆,又一次上学迟到,家里的狗在狂叫……每每这时,“天堂的画面”看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是不要低估一个靠着圣灵大能而生活的家庭的力量。也许要注意的是,来你家的其他孩子是否被“影响”到。有什么画面是他们没有见过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邻居的孩子看到你正在请求别人的宽恕,这可能对他会有什么影响?单身的弟兄姊妹,这是你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先与某些基督徒家庭建立关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将你还不认识神的朋友带到这些家庭里。当他们看到与他们完全不同的家庭时,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震惊。
甚至生孩子也是传福音的方式。今天,过早生孩子,生太多,或者由于错误的原因生孩子,都会受到无声地或是比较公开地鄙视。神命令人“生养众多”,神说家里孩子众多的男人是有福的;神还提醒说,生产与培育孩子,是祂为已婚妇女设定的安全之所。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养育孩子高人一等,那么,这种态度对基督徒而言肯定是错误的。正如上一课所讲的,我们必须记住,神要通过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让世人瞥见祂与爱子的关系;祂与祂子民的关系;祂使子民成圣;以及祂子民之间的相交。生养孩子为家庭提供了一个展示所有这些关系的机会。这也表明,我们有神国度的优先考虑,而不是为自己而活。
这也提供了一个向后代传福音的机会,请不要忽略这一点。你是否注意到神一再应许,要祝福家庭的世世代代?在十诫中,神说“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诗篇的作者写道:“耶和华的慈爱归于敬畏祂的人,从亘古到永远;祂的公义也归于子子孙孙。”弟兄姊妹们,我们要小心,别落入把传福音仅视为“横向工作”的试探中──只看到神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所做的工作。我们不知道神会用祂的话语来成就什么,祂的话语就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从现今直到世世代代!想想神如何让这些种子在我们的后代中繁殖倍增,那么就让我们为此恒切祷告吧!你们在晚上孩子睡觉后为他们祷告的时候,求神不仅要拯救他们,而且要拯救他们的后代,直到主基督再来的日子。从母亲和祖母那里听到福音的提摩太就是圣经中很好的例子,神乐意祝福家庭。让我们为着所有的孩子向神献上感恩,祂也借着孩子祝福了教会。
总结
我们今天已经看到,建立家庭是基督徒的重要事工。这对我们属灵的家庭──教会而言至关重要;对世界来说也举足轻重,因为在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得救群体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