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诗篇25篇8-15节
金句:诗篇25篇14节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
神在旷野的会幕上头盖着公羊皮和海狗皮,人们不会认为那里有什么荣耀。但神同在的荣光,就是在那样的覆盖之下彰显。
会幕里面华美无比,但外面的罩棚却是其貌不扬,可说是粗糙又欠缺美观,从外面完全看不出会幕的华丽。罩棚的最外层是用海狗皮作成的,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可以防水。
神护理的奥秘,我们不能只看外表。在旧约圣经撒母耳记上一开始,我们看见毗尼拿原本是要苦待哈拿,结果却使哈拿更亲近神,哈拿虽然受了许多苦,却因而得着无限的祝福。
诗篇113篇5-6节,诗人说:“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9节,诗人又说:“他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为多子的乐母。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据说当旧约圣经里的约瑟,带着父亲雅各的身体回到迦南地的时候,途中经那个曾经被哥哥丢入的坑,他就停下来,祝福那坑,为它献上感谢。因为若不是被哥哥们丢入那痛苦的坑,他就不会成为埃及的宰相。
当保罗上告于该撒,来到罗马,蒙准和一个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处。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把监狱变作传福音的场所,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保罗没有想到,因着他的遭遇,借着他所受的捆锁,福音传到了御营全军,什至连罗马皇帝该撒家里都有人信了主。
你说:“我看不出来神所做的,和他所应许的有什么关系。”我们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是我们因为是有限的。以赛亚书55章8-9节,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神掌管一切,让好事和坏事之间相互作用,纵然当下我们似乎看不出有任何正面的效应,但最终神将显明他的美意。许多“化了装的祝福”,就像丑陋的包装纸,是我们一时不能分辨的。
当拿俄米带着忧伤叹息从摩押地回来,显然一时不能明白神的作为。她说:“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可以参看路得记1章21节。
拿俄米经历了人生的巨变,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死在摩押。当她带着路得回伯利恒的时候,合城的人就都惊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吗?”拿俄米对他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玛拉[就是苦的意思],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
“拿俄米”这个名字是“甜”的意思。可是,当苦难接踵而来的时候,感到恶运连连的拿俄米就想改一个能与她的境遇相符的名字,以免听起来让她感到刺耳,她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我的人生这么苦,还叫我“甜”不是让我更苦吗?”
拿俄米感受到的是“人生的苦”。她说:“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但是拿俄米看错了,她并没有“空空的回来”,因为神在她身边为她预备了有信心的媳妇-路得。
以后路得记4章15节,妇人们对拿俄米提起路得,称赞她是“爱慕你的那儿妇。”又说“有这儿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
神怎么带领拿俄米呢?首先,神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当拿俄米和他儿妇摩押女子路得,从摩押地回来到伯利恒,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拿俄米没有信心,和丈夫、两个儿子到摩押地躲避饥荒。当她回到伯利恒的时候,神却是以丰盛的慈爱迎接她。
有信心的摩押女子路得不看一时的困难,不看人生短暂的际遇,她宁愿耶和华重重的降罚与她,也不离开拿俄米,定意要跟着婆婆回到伯利恒。路得有信心,就看见神的荣耀。路得记2章3节记载:“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
“恰巧”正是描写神巧妙的护理,为什么别的田路得不去,去偏偏来到波阿斯的那块田里呢?乃是出于神,是神巧妙的安排。路得对神有信心,对婆婆满有爱心,舍不得拿俄米,要和她一起来投靠神、经历他,这些事波阿斯都听见了。他顾恤路得,格外的照顾她。路得敬畏神,神就为她带路。
路得记2章11-12节,经文记载:“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波阿斯善待路得”使拿俄米看见了一线希望,她知道神没有离弃她,她就开始用信心仰望神。
路得记3章1-6节,经文记载:“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对她说:“女儿啊,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你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波阿斯不是我们的亲族吗?他今夜在场上簸大麦;你要沐浴抹膏,换上衣服,下到场上,却不要使那人认出你来。你等他吃喝完了,到他睡的时候,你看准他睡的地方,就进去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他必告诉你所当做的事。”路得说:“你所吩咐的,我必遵行。”路得就下到场上,照她婆婆所吩咐她的而行。”
拿俄米知道波阿斯一旦发现路得躺卧在那里,必定会告诉路得所当做的事;而路得就照婆婆所吩咐的去行了。神使用拿俄米的计划,引导波阿斯愿意为路得尽至近亲属的义务。
当路得对波阿斯说:“我是你的婢女路得。求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因为你是我一个至近的亲属”的时候,波阿斯他为路得祝福。路得记3章10节,波阿斯说:“女儿啊,愿你蒙耶和华赐福。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
波阿斯和路得的相遇不是巧合,而是出于神的眷顾。拿俄米看见神一步一步的开路,以致于路得记3章18节,她满有信心的对路得说:“女儿啊,你只管安坐等候,看这事怎样成就,因为那人今日不办成这事必不休息。”
路得在摩押地十年和拿俄米的儿子玛伦都没有生孩子。路得记4章13节,经文记载:“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与她同房。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请留意,是“耶和华使她怀孕”,神定意赐福给波阿斯和路得,他们所得的儿子,就是大卫的祖父俄备得。
感谢神,神不误事,他在天上立定宝座,他能轻易扭转一切。雅各书1章17节,雅各说:“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外表看来不完美的赏赐,很可能就是神用来让我们经历他,得更大恩典的契机。若你感到缺少智慧,不能应付眼前的困难,看不出所遭遇的事对你的益处,与其忧愁烦恼,何不谦卑向主求问,让神指教你当如何行呢?雅各书1章5节,雅各说:“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
诗篇25篇12节,诗人说:“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神把他的心意向敬畏他的人显示,使他们认识他的约。就如同钻石的灿烂总是包裹在石头里,而且藏在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神的恩赐有时会披上“试炼”的外衣,那些化了装的祝福,常常是外表不好看,但实际却是对我们大有益处的礼物。若是我们看不出来,就会一味抱怨“神怎么把我们带向绝境?”殊不知严冬乃是春天的前奏,最痛苦的试炼往往能带给我们欢唱的喜乐;最伟大的胜利常常是来自最大的艰难。
人生的绝境不是我们哀叹之处,而是经历神“分裂红海”大能的前奏,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神定了义人的脚步,他与敬畏他的人亲密。耶利米书33章3节,神说:“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所以不要失望,以为期待落空,而要相信神会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他的人得着“益处”。他已经预先定下那些真正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就是按他的旨意被召的人,效法他儿子的模样。
《今天也要在基督里》这本书的作者史丹利‧锺斯(E. Stanley Jones)说:“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其它比“更像基督”更好、更理想的目标吗?”他说:“我曾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横越过整个地球,阅读各样书籍与思想,企图找出足堪匹敌的图像。最终我的结论就是:没有。”
今天若神要你像他的爱子,要塑造你成为“与弟兄迥别之人”,使你“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你就只管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把一切困苦、患难看作神化了装的祝福,顺服他奥秘的护理;不要逃避困难的环境。我们信了主以后,要在意的不应再是“是否事事称我的心,如我的愿”,而是“我是否更像基督”?是否在神的国度里成为有用的人,叫神的心意满足?我该如何改变,生命才能更成熟?
今天神留我们在地上,是给我们活出神儿女样式的机会。主要我们与他成为一灵,合而为一,彼此不分。今日我们与他同心同行,将来与他一同坐宝座,一同掌王权,并且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按着人的本性,总是希望远离痛苦,远离那些在人看来不幸的遭遇。但是神却会借着这些环境,让我们更深的认识他,更多的经历他。耶利米哀歌3章32-33节,先知耶利米提到:“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
神不会让那些叫我们不得益处的事情发生,因为我们是他所爱的儿女。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正陷入什么样的愁苦,不要忘了,“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这身份永远不会改变。
“神的应许”对心中火热爱他的人,是荣耀的安慰,他的旨意向“以爱回应”的人显露。让我们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不因不信,心里起疑惑;而是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
请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天父,世事虽然无常,但我们可以倚靠你,信赖你的大爱、仁慈和智慧。我们原是你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你断然不会拆毁你的工作。凡你所许可临到我们的事情,必定带着荣耀的目的,使我们得造就。帮助我们不从境遇的好坏来评断你对我们的爱,而是始终敬畏你,把自己交在你的手中,让你来带路。主啊,你原知道要怎么行,你是信实的造化之主。你带领约瑟、哈拿、拿俄米,给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在你没有意外,也没有偶然,因你护理一切,为要成就你国度的荣耀。帮助我们不凭眼见、不看环境,而是专心爱你,因为知道你的名,而放下心里的重担。愿你坚固我们的信心,使我们更长进,更懂得不靠自己,而是更多的依靠你。祷告祈求奉靠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