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前言
基督徒活在一个对基督教信仰不是很友善的地方,外面会有很多逼迫,若是家庭不稳健,怎能抵挡外来冲击呢?但如果夫妻同心,把家治理得好,我们见证的力量就很大了。彼前3:8-4:19,彼得重提圣徒之间的关系,因为面对外面种种逼迫,圣徒同心才能产生力量去抵抗!

开始的劝勉(彼前3:8)
1. 同心的重要:“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怜悯和谦卑的心。”同心是圣徒之间最重要的一件事。能够同心,外面任何的压迫不能使他们分裂。
2. 如何同心?
2.1. 彼此体恤:能体会对方情况,包括对方的忧喜心情,而不主观地看对方、想对方。在香港,What’s App(像微信的通讯应用程式)成为一个最普通的通讯方式,所以教会就有很多不同群组经常传信息讨论事情。假如大家收到别人传来的信息都很快回复,是非常理想的,不过就有些人不看也不回复,就引起其他人的猜测:这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因为彼此还不能交心,才会猜测对方的动机。
2.2. 相爱如弟兄:相爱就是想对方好,没有猜疑、埋怨、嫉妒、不满。人与人之间相处总会产生误会,以致彼此缺乏信任,遇到事情总向不好的方向想。相爱如弟兄是没有任何嫌隙,真正相爱。
2.3. 存怜悯谦卑的心:怜悯是为对方好;谦卑是看别人比自己重要。
2.4. 彼得的改变:跟随耶稣时经常出头,可以看出他要强好胜,狂言就算别人都跌倒他都不会,在耶稣被捉拿后他竟三次不认主!但主仍然接纳他而没有撇弃他,他有了很大的觉悟,他这才发觉自己骄傲。在信徒的相处中,很多彼此间的不和都是因为不懂得体恤,彼此不相爱及缺乏怜悯谦卑的心。
2.5. 个人的见证: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先次序,期望别人都像我一样把要做的事放在最优先是不是不太合理呢?所以我得调整对别人的期望,给对方更多空间,如此一来,就少了张力,彼此更容易相处。相爱不比较:中国人大都有与人比较的心理──比成绩、比收入、比住房大小,比车款优胜……别人比自己好就嫉妒,自己比别人好就暗暗欢喜,相爱如弟兄就不是这样,乃是为别人的好而衷心的欢喜,别人不好,真心的替对方难过。
2.6. 努力学谦卑:我们所受的一切教育都是要胜出,要承认别人比自己好,与我们天性不合。谦卑是不容易的功课但要谦卑。

不以恶报恶(彼前3:9-12)
1. 蒙召效法基督以祝福报恶:“不要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为你们是为此蒙召,好使你们承受福气。”(彼前3:9)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是人的本性!别人欺负你,讲话得罪你,你肯定会很生气,就想报复、回敬,要倒过来去祝福对方简直不可思议!我们要存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做得到呢?没有主肯定做不到!经文说我们蒙召是要去效法耶稣基督,而他就是这样做的。在他被钉十字架的时候,还向神说:“主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如果我们有基督耶稣的心,就不难做到了。彼得在这里告诉我们,我们如此做是会承受福气的!
2. 以祝福报恶的理由:“凡要爱惜生命、享受好日子的人,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也要弃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求。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他的耳听他们的祈祷;但主向行恶的人变脸。”(彼前3:10-12)这段出自诗篇的话提到几点:
2.1. 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有时因为气愤,就会说些不好听的话,这是必须避免的,否则会伤害肢体的心。
2.2. 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诡诈就是不真实的,这样的话会制造误解,造成不和,也是必须避免的。
2.3. 要弃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求。要有和睦不是自然的,乃是需要寻求,需要追求的,而且要弃掉恶,实行善。
总结:努力去做上面所说的,别人未必会因为我们所做的而改变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但不要紧,主会有衪的主权和公义,“因为衪的眼看顾义人,却向恶人变脸”!但神公义的审判不会马上就发生,乃是有时候的。我们要相信主的话。

为义受苦的预备(彼前3:13-17)
1. 不要惊慌:“你们若热心行善,有谁会害你们呢?即使你们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彼前3:13-14)按理说我们若行善,别人是不会害我们的,不过一定有例外,所以彼得继续说:“你们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基督徒为义受苦好像是免不了的。太5:10:“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生活在自由的世界,我们没有太多为义受逼迫的经历,在一些对基督教敌视的地方,基督徒经常要为义受逼迫,人肯定会害怕,圣经教导我们不必惊慌。
2. 如何回答问题:“要心里奉主基督为圣,尊他为主。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理由,要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彼前3:15)一个人面对逼迫而不害怕,那逼迫者肯定会觉得奇怪,想知道为什么,可能会好奇发问,我们就要准备好回答他们的问题。“乃是要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彼前3:16)灵修时读过一个见证:一对年轻夫妇听到敲门声应门,看见一位素未谋面的和善人向他们问安。原来他来自附近教会,路过时顺便向他们问好。这人态度可亲,言谈柔和,给这位父亲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就约好再次见面。第二次会面时,这人就向那位父亲传福音,他们夫妻俩都接受了耶稣作救主,也带领了家中六个孩子信主。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建立了基督化家庭,衍生效应一直继续下去……和善可亲、言谈柔和,好好传福音,能够成就大的事,祝福很多人!
3. 存无亏良心:“要存无亏的良心,使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使那些凌辱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彼前3:17)无亏的良心何等重要!就算被毁谤,都可以叫那些毁谤的人自觉羞愧!
4. 按上帝指意:“上帝的旨意若是要你们因行善受苦,这总比因行恶受苦好”。(彼前3:17)因行善受苦有时候可能是上帝的旨意。耶稣便因行善而受苦,是为了要成全救恩!今日基督徒去传福音也会因此受苦,因为不信的人不明白,就会有很多攻击、辱骂甚至逼迫!圣经说我们千万不要因行恶受苦。今天有些信徒受苦,可能是自招的,因为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有时候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脸面或自尊,讲了谎话,又怕谎话被揭穿,结果是用一个谎话来掩盖另一个谎话,越弄越糟,最后可能会做出愚蠢的事。

基督的激励(彼前3:18-22)
1. 耶稣的榜样:彼前3:18:“因为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领你们到上帝面前”。彼得讲到因行善而受苦,就想到耶稣基督,衪是为拯救我们这些不义的人而受苦,也是为了承担我们的罪受苦。为要把我们引领到上帝面前。有人犯了错,我们一般会说对方咎由自取。我们愿意为承担对方的错而受苦吗?一般都不会,如此我们可见主是多么伟大!
2. 耶稣的宣告:“在肉体里,他被治死;但在灵里,他复活了,他借这灵也曾去向那些在监狱里的灵传道,就是那些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彼前3:18-20)彼得说基督复活后曾经去向在监狱里的灵传道,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节在圣经只出现一次的难解经文,解经家有不同理解。其中一个最多解经家认同的解释是:耶稣在灵里复活后,他曾借这灵去向那些在挪亚时代不信从者的灵作出宣告。那些灵是被囚禁在某处的。他宣告的目的不是向那些灵传福音,因为当时上帝曾容忍等待他们悔改,但他们没有悔改,所以他们与耶稣基督的救恩无缘。耶稣宣告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衪已经胜过了死亡成就了救恩!为什么耶稣的灵要向这些被囚的灵作宣告呢?因为这是神因人的罪恶,第一次审判人类,当时在洪水中,所有的人都死了,能够进入方舟,得救的人不多,只有八个人。上帝会有对人类第二次的审判,那将会是耶稣第二次降临时白色大宝座的审判,那时候耶稣也会把人像山羊绵羊般地分开来,有的会在荣耀里永远与神同在,有的会在地狱的火湖里永远与神分隔!所以耶稣去向挪亚时代不信从者的灵作出宣告,是让他们知道信和不信会有永恒的结果!
3. 耶稣担当了人的罪:彼前3:21:“这水所预表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的复活拯救你们,不是除掉肉体的污秽,而是向上帝恳求有无亏的良心”。对于那不信的人,洪水使他们灭亡,但对于挪亚的一家,他们是从洪水中得救,洗礼是什么呢?是人从水中出来代表死而复活,是与基督同死同复活,水礼预表了拯救,但并不是除掉人的罪,乃是在上帝面前我们不再有亏欠,因为基督担当了我们的罪。
4. 基督的荣耀:彼前3:22:“耶稣已经到天上去,在上帝的右边,众天使、有权柄的、有权能的都服从了他”。这节经文描述耶稣完成了救恩得到荣耀和权柄,也是整个被造最终的结局。哈利路亚!愿一切荣耀颂赞都归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