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马大朋

Loading Player...

约翰福音最后的一个段落,就是约21:15-25。约21:15-25包括了几个小段落,这几个小段落也是约翰福音记载的几件事情,约21:15-19记载了主耶稣考查彼得的爱心,差遣他牧养信徒,并且预言他将会殉道;21:20-23则记载主耶稣谈到祂所爱的那个门徒的一些事情;21:24-25指出约翰福音的作者就是主所爱的那个门徒写的,我们知道“主所爱的门徒”其实就是指使徒约翰。

主耶稣首先照顾了门徒身体的需要,当他们吃饱后,主耶稣便开始照顾彼得属灵的需要。彼得曾经三次当着众人的面不认主,当鸡叫了的时候,他才想起主耶稣曾对他说过的预言,以致他后悔莫及。现在,彼得已经和主恢复了交通,主耶稣则三次确立他的爱心,这是约21:15-17的重点内容。在约21:18-19,主耶稣则预言彼得的殉道。

第一次主耶稣问彼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可能主耶稣指着靠在岸边的那条船、还有鱼网、鱼和捕鱼工具,然后问彼得:“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你愿意放弃这些船只和捕鱼工具,放弃安逸的生活和固定的工作来为我工作么?”对于彼得来说,现在既然已经决定要重操旧业,却马上要做这样的一个决定,实在是一项挑战。

彼得简洁地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彼得不敢再自夸了,以前,他曾经向主自夸:“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于是主耶稣预言了他将会不认主,这事情应验了!现在,彼得不再有那种的自夸,而是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

主耶稣回应:“你牧养我的小羊。”这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要表达对基督的爱,就是要听从主耶稣所吩咐我们的话。我们知道主耶稣对彼得爱心的查问一共有三次,刚才已经讲了第一次的爱心查问。我们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主耶稣才第二次查问彼得的爱心,约21:16记载主耶稣的查问,祂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这一次,主耶稣没有用任何的东西来作比较,单单问彼得:“你爱我吗?”

彼得第二次的回答和第一次的回答完全是一样的,这次,主耶稣回应:“你牧养我的羊。”弟兄姊妹,牧养小羊和牧养羊是一样的,主耶稣都是在呼召彼得成就主的工作,牧养信徒。

现在,主耶稣第三次问彼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这次,彼得忧愁起来,他不明白主耶稣为什么连续三次问同样的问题。彼得的回答也是与之前的两次不同的,他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

彼得的回答强调了基督的全知,基督既然是无所不知的,当然知道彼得是否爱祂了,那么主耶稣为什么要问彼得三次呢?有的圣经学者猜测,是因为彼得曾经三次不认主,主现在给他三次机会来承认祂。同样的,主耶稣也三次告诉彼得,他可以喂养主的羊,成为羊群的牧人。

约21:15-17这三节经文的主题十分突出,在这段经文中,原文所出现的“爱”,是两个不同的字,而这两个不同的字,是相同的意思。这两个不同的字,一共出现了七次,表示主耶稣看重的是我们与祂之间爱的关系,这种与主之间的爱是我们一切服事的原动力和基础。

这里的“爱”字,在原文的希腊文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但这两个字是相同的意思,就是“爱”,不需要做过多的诠释。主耶稣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提问中问彼得说:“你爱我超过你的生命吗?你爱我超过你所选择职业的最高的成就吗?”彼得三次都用“爱”来回应耶稣的提问。弟兄姊妹,如果主耶稣问你:“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你又会怎样回答呢?

主为什么如此看重我们是否爱祂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只有真正爱主的人才知道如何爱一个人的灵魂,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还为他们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初期教会的执事司提反也是一个懂得爱人灵魂的领袖,当那些逼迫他的人拿石头要打死他的时候,司提反祷告说:“求主接收我的灵魂”,然后又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如果司提反不爱主,根本就不会这样祷告了。

第二个需要爱主的理由是,只有真正爱主的人,才能在面对事奉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仍然喜乐地勇往向前。我们服事主也会有困难和挫折,但是当我们真正爱主的时候,我们就有力量胜过各样的艰难和挫折。一个不懂得爱主的人,可能会在逆境中发出怨言,但是一位爱主的人,却能够靠主跨越困难。

第三个需要爱主的理由是,只有真正爱主的人,才不会变成一个以事工作为导向的工作狂。弟兄姊妹,这是许多事奉主的人共同的危机。你可能是传道人,需要站讲台传讲信息,同时又要关心羊群的属灵需要;你可能只是普通的信徒,但是需要带领查经、关心肢体的需要、向某某朋友传讲福音、探访某些肢体的家人等等,我们实在有很多无法拒绝的事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是以事工作为导向呢?还是以神作为导向呢?如果在服事中缺乏了祷告,缺乏了对神的爱,那么这和一般的工作又有什么分别呢?我们只有在主里用爱心来彼此服事,才能有愈服事愈甘甜的体会。

主耶稣三次查问了彼得的爱心之后,才把喂养群羊的责任交托给他。这些羊不是彼得的,而是主的。如果我们不爱神,又怎样参与喂养群羊的责任呢?

约21:18-19,这两节经文预言了彼得将会为主殉道,经文是这样说的:“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

主耶稣这番话,是预言彼得将要死在十字架上。根据初期教会的传统,罗马皇帝尼禄在主后68年逼迫基督徒的时候,传说彼得被倒钉十字架而死,由于彼得觉得自己不配与主一样地钉十架,所以要求倒钉十字架,就是头朝下,脚朝上。

主耶稣对彼得所说的这段话中,提醒我们或生或死都可以荣耀主,从彼得所写的彼得前书和后书里面,我们可以知道彼得经过这次海边爱的确立之后,他在晚年仍然深受主耶稣这些话的影响。彼得在他的书信中不断提出两个劝勉,第一是指出今生是短暂的,我们只是寄居的、是世上的客旅,所以要殷勤地服事主。另外,彼得也劝勉信徒无论遇上多少苦难,仍然要忠心地事奉主,纵使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也不要以为稀奇,倒要欢喜。

主耶稣和彼得意义深远的一番谈话已经结束了,当主耶稣对彼得说完:“你跟从我吧”这句话之后,彼得做了一个动作,约21:20形容,彼得转过去望着跟在后头的约翰,彼得既然知道了自己将来会殉道,他也想知道约翰的情况怎么样,引起了主耶稣对使徒约翰的一些谈论,这就是约21:20-23的内容。

经文中一直没有直接提到使徒约翰的名字,他在约21:20除了介绍自己是“主所爱的门徒”之外,还说:“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说:‘主啊,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这句话把约翰的身分清楚地表明了出来。

当时的情形可能是主耶稣和彼得在海边谈话,约翰跟在后边,所以听到主耶稣和彼得的这番谈话,彼得忽然想起约翰,于是转过头来望着他,顿时想到,约翰又会怎样呢?他会殉道吗?于是问主耶稣:“主啊,这人将来如何?”

主耶稣怎样回应呢?主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主耶稣叫彼得不要理会别人的事,只要单单专心的跟随主就行了。弟兄姊妹,我们有时候总是这样,喜欢拿自己与别人比较,主耶稣却回应:“其他人与你何干?你只管专心一致地跟从我吧!”

经过转转折折的传播,主谈到约翰的这句话给误解了。约21:23告诉我们,有的人以为主耶稣是说,约翰不死,但是主耶稣在这里是针对着彼得的提问而回应,耶稣劝彼得只要忠心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够了。我们从早期的教会历史记载中知道,约翰后来被放逐到拔摩海岛,几年后回到以弗所,在那里写成了启示录,在十二个门徒中,他是最迟去世的,传说在第一世纪末期于以弗所去世。

约21:20-23记载了主耶稣谈到使徒约翰的一些事情,这次谈论是由于彼得问了一句:“主啊,这人将来如何”而引起的。主耶稣没有说其他什么,只是回答彼得:“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主耶稣的回答给我们在生活处事上是有些提醒的。

我们在生活上是否也像彼得当时一样,总是想知道别人的情况呢?譬如想知道老板对某个同事的看法;想知道传道人对某位肢体的评论;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情况之后,经常想问一句:“某某人会怎样呢?”当我们怀着好奇心,想知道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内心正在比较,渴望知道是对方比较好?还是自己比较好?这样的话,便很容易产生嫉妒,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好,接着而来的便是仇恨、苦毒,渐渐的便离弃了爱心,缺乏爱心的人如何能够和睦相处呢?又如何能够表现出爱神爱人的生命呢?

从圣经的记载中,我们知道主在彼得和约翰身上的计划是不同的,惟一相同的是,他们专一的跟随主到底。同样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神独特的创造,神对每个人有不同的计划,站在我们的角色上,只要忠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便已经足够,千万不要让其他事物分散了你对神的注意力,使你的眼睛转离主;同时也不要因着这些的推测、比较,使你和其他朋友关系破裂。

最后我们来看看约21:24-25,这两节经文指出约翰福音的作者是谁。经文说:“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约翰最后附上了他个人的见证,“这门徒”就是指约翰,他记载主耶稣的事迹,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主作见证,“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这句话,更加透露了当时的其他门徒知道主耶稣的事迹,一起见证主耶稣是神的儿子。

约21:25强调主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使我们确信约翰对于他写在这卷书的资料,是作过一番搜集和选择的。

约翰写这部福音书的目的,就是约20:31所说的:“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作者有系统的列举出不同的证据,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不但如此,约翰更加盼望凡是读了约翰福音的人,都相信书上所记的事情,最终使人得生命,也就是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