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约翰一书充满护教色彩,主要针对受雏形诺斯底主义影响的幻影说(Docetism)和色林妥主义(Cerinthianism)。成书目的为揭发假教师;让基督徒对救恩认识更深,好在基督信仰与生活中扎稳根基。约壹1:1-4提到生命之道有六大特点(见下)。
生命之道是先存永在的(约壹1:1上)
“生命之道”:可指耶稣基督(约1:1“太初有道”、“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也可指福音/关于耶稣基督的信息。
“生命”:福音书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4)。生命之道的重点在生命,因此下文都只提到生命。
“从起初原有”:约翰福音也用了类似表达(“太初有道”)。这表达与约1:2“原与父同在、永远的生命”平行。如约翰福音绪论先说“太初有道”,然后说“道与神同在”。“从起初”显示福音不是一种补救方法,而是一直都在神的计划中。
生命之道是真实可见的(约壹1:1下)
“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是过去式,已发生、亲身接触经历过的。证明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一段时间”。
“摸到”:以触觉来察验,也有“详细考查”的意思(Brooke)。
“看见”:此句强调所在。在前三节中重复了四次。因有资格作见证的主要条件,正是亲眼目睹(约壹1:2)。
驳斥幻影说:约翰见证的生命不是幻影,是可听、可见、可摸的(完全的人)。
驳斥色林妥主义:耶稣不是后来才有神性,他是先存永在、起初原有(完全的神)。
生命之道是自我显现的(约壹1:2)
为何可听、可见、可摸:因为永恒者进入时间(时间也是他造的),向人类显现。人神之间有鸿沟,若非神向人自我显现,人很难认识真神。道成为肉身,将自己向人的三个高等感官(听觉、视觉和触觉)展示出来。这四句将神的启示从最抽象的层面带到最具体的层面(Westcott)。道成肉身是启示的最高峰。正如耶稣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启1:8上)他掌管起始和终结。
生命之道是被人传扬(约壹1:2)
永恒的生命在历史中的显现,要传扬出来。赐给少数几个人的启示,目的乃是要让多人知道。他们要向世人宣讲。“显现与我们”的(约壹1:2),变成“传给你们”(约壹1:3)。约翰盼望他的读者能享受“他自己和其余使徒们所享有的特殊地位,就是能够在基督里认识神”(Candlish)。
生命之道是使人相交的(约壹1:3)
“相交”这词在希腊原文具有很深的意义──“彼此属于对方”,即信徒之间彼此联属,互相依存。横向相交指信徒之间;纵向相交指与神之间。短程目的是相交(koinonia,约壹1:3),终极目的为喜乐(chara,约壹1:4)。
使徒声明:传扬福音的目标,乃在于使人可以彼此相交,这是由于与神相交所自然产生的。如潘霍华所言:“我伦理地关连他者,我在”(I relate ethically to others, ergo sum,见《圣徒相通》)
生命之道是使人喜乐的(约壹1:4)
“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有古卷作:我们)的喜乐充足。”
“喜乐”不仅指得救的喜乐,更指因生命的交通而带来的喜乐;“喜乐充足”意指持续不断、完满、满足的喜乐。
总结
神的救赎计划见约壹1:1-4。面对永生之道,你的回应如何?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8)我更愿意说:“主啊,你是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