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
启示录的作者无可置疑地就是使徒约翰,在本书开始的时候,作者就自称为:“仆人约翰”(另参1:9,22:8)。
一般来说,启示文学的作者喜欢用假名,但约翰清楚把自己的身分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这位约翰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在众教会中一定有相当的权威。当时教会所受的逼迫愈来愈严重,大部分的使徒已经去世了,使徒约翰写下当时教会十分需要的启示录,并且在信中表明身分,这是十分恰当的。
另一方面,根据教父时期的历史学家优西比乌的记载,这位曾经亲眼看过、亲手摸过耶稣基督的老使徒约翰确实曾经去过小亚细亚一带牧养教会,而约翰的其他书信也是写给以弗所教会的。初期教会的教父爱任纽和亚历山大的革利免,更见证约翰就是启示录的作者。
其实,约翰福音和启示录两者的写作风格是相同的。如:
1.1. 约翰福音和启示录均强调“道”(约1:1;启9:13)。
1.2. “见证人”、“见证”“殉道者”、“真理”、“圣殿被代替”等等词语也分别出现在这两卷书;至于“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也是很容易就在经文中找到的。
2. 启示录成书时间
这是约翰晚年完成的作品,大约在主后95年写成的,那时候是罗马皇帝多米田的末期。多米田是在主后81-96 年作罗马皇帝,有历史资料证明,多米田曾经逼迫信徒。
当时,整个罗马帝国的宗教都是拜偶像的,并且以拜偶像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来维系人心。罗马政府不但准许被征服的国家敬拜自己的偶像,并且鼓励他们也拜其他国家的偶像,这样,那些国家看见罗马既然这样尊敬自己的神,就会对罗马更加忠心。别迦摩大概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所以被称为有撒但座位之处。
罗马政府除了鼓励人敬拜不同的神之外,敬拜皇帝也成了有力的宗教工具,从凯撒大帝到尼禄王和多米田王,都自称是神,命令百姓敬拜他们,这就是当时风靡一时的“帝皇崇拜”。在罗马、亚历山大等大城市,基督徒如果崇拜该撒,更可以得到政治方面的利益。
当地犹太背景的基督徒如果妥协,证明自己是被会堂所接纳的传统犹太人,就可以得到犹太人的权利和保障,因为犹太教是罗马政府承认的合法宗教,他们可以只拜自己的神,毋须拜其他的神,所以不需要参与外邦的偶像崇拜或者任何的帝皇崇拜。至于其他的人譬如基督徒,如果不参与帝皇崇拜,严重的话可以被套上背叛罗马的罪名。
约翰写信给小亚细亚的七间教会,一方面是预先警告他们将来的逼迫会愈来愈激烈,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坚固信徒,勉励他们在帝皇崇拜的压力之下,要对主至死忠心,不要贪图安逸,也不要害怕逼迫,因为神的国快要实现,对主忠心到底的人必然得到主的赏赐。
3. 启示录与旧约的关系
约翰在启示录大量地引用了旧约,最多引用的是以赛亚书、以西结书、但以理书和撒迦
利亚书。
从整体的架构来看,启4章的背景,明显地与结1章相似,两章经文都是讲天上的敬拜。启13章则受到但7章的影响,都是讲兽的形像。启21章关于新天新地的描写,更是用结40-48章作为背景,这两段经文至少有六处相似的地方。
3.1. 以西结在山上见到的圣殿,与约翰看见的城一样。
3.2. 两者均有神荣耀的同在。
3.3. 以西结书描写的殿被城墙围绕,新耶城也是一样。
3.4. 以西结和约翰所描写的城都是有十二个门。
3.5. 天使在以西结书量度圣殿,在启示录则量度新城有多大。
3.6. 两者都是四方形的。
另一方面,启示录所引用的旧约典故超过200次以上,还特别以出埃及记作为背景,使启示录的七号和七碗,紧紧地回应出埃及记,叫读者联想到昔日法老王和埃及人的遭遇是何等的可怕。神在出埃及记行了十灾,照样也在末世借着天然的灾害施行审判,譬如海水变成血、众水变茵蔯、黑暗之灾、蝗灾、蛙灾等等。
除了引用旧约的经文内容之外,约翰也大量地使用读者熟悉的旧约和两约间的文献来提醒读者末世的可怕,譬如他将神如何借着以利沙将苦水变甜水的典故,用相反的角度来描写,启8:10-11指出,当第三号来临的时候,甜水会变成苦水,因而死了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