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查考完有关参孙的经文,士师记已进入尾声,接下来的记载,没有涉及外邦人的欺压,没有士师,没有领袖,没有拯救者,所以有学者说接下来的经文已不属于士师记的记载,不过在以后的经文中,有句话反复出现过两次,这句话就是“那时以色列人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可见这段时期是以色列民任性妄为、混乱放肆的黑暗日子!
在17:1-13记载一件特别的事件,一个叫米迦的以色列人怎样拜偶像和私自设立祭司的经过。17:1-5说米迦是住在以法莲山地,他应该是属以法莲支派的,而他是在什么年代出现的呢?经文中没有清楚说明,整个事件好像是士师记书卷的附录,解经家推敲他的故事所以放在参孙故事的后面,可能是事件跟但支派有关,因为参孙是但支派的人,顺理成章的就把它放在参孙故事之后了。
米迦这名字的意思“谁像耶和华?”他是个不肖子,因为他从母亲那里偷了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他母亲以为钱是给盗贼偷去,于是就咒诅那偷她银子的人。古时人们比较单纯和迷信,相信咒诅是有力量真的会应验,所以一般人对咒诅都十分恐惧,米迦自己偷了母亲的银子,当母亲咒诅那偷钱的人时,他怕咒诅成真,惟有向母亲坦白,把银子归还,希望咒诅不要临到,他母亲知道是儿子干的好事,也很担心咒诅真的会临到儿子身上,所以得回银子,后为了使咒诅不会实现,就捐献出了二百舍客勒银拿去雕塑一个偶像来敬拜,这就像我们中国一些民间信仰的信徒,他们出钱铸神佛的像,目的是做功德,求郎赐福免祸。
经文说“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是指用木雕刻出一个像,然后在木刻的偶像上镀上一层银。有解经家估计是牛犊的像,因为牛是代表力量和五谷丰收,民众常用牛代表不能见的神,比如说出32:4就记载了以色列人铸造金牛犊来敬拜。米迦预备了一个神龛来安放这偶,又制造“以弗得”,以弗得是祭司的衣物,士师基甸也曾制造以弗得(士8:24-27),让民众去敬拜,圣经说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因为神非常厌恶这些敬拜偶像和圣物的行为,而米迦不单在家设神龛拜偶像和圣物,还拜家中的神像,这些家中的神像可能是族长时代的族中首长,他们的后人铸成像作纪念,渐渐就把这些祖先郎格化,成为了家神。米迦这些行为触犯了三重诫命,第一是雕刻偶像,第二是私自在设立敬拜的场所,第三是任意派自己的儿子作祭司。要知道神是设立利未人作祭司,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作祭司的。
17:6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意思就是说“各人按自己眼中看为正的而行”,当人不以耶和华神为王,不跟从律法书的指引,那行事为人便没有正确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和准绳尺度,按着人罪恶的天性,自然倾向犯罪得罪神,最终引致败亡!
从7-13节的经文里,可看到当时代的社会是何等混乱,因为按照摩西的律法,利未人虽然没有分得地,但他们有四十八个城,这些城是平均分布在以色列地(民35:1和书21:1),这些城所以平均分布在以色列全地上,为的是让利未人分布在各支派中,发挥他们宗教的领导作用。但在士师时代,政治和社会制度崩溃,以致利未人的组织也瓦解了,他们应得的福利和事奉机会受到影响,经文说到那位利未人,他要寻求安居之地,明显的这些在圣职上事奉的人,他们的生活失去合理的供应,也没有事奉的场所。
米迦聘这人作自己私人的家庭祭司,工钱是每年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这是很微薄的薪酬待遇,因为对比16:5和17:2所论到的金钱数目,这些酬金未免太少了,但少年人心满意足,可见这些神职人员的生计是苦无着落。米迦聘请这少年人,尊他父为祭司,其实是把这少年人看为自己其中一个儿子,米迦以为有了利未人代替自己的儿子作祭司,那神的福分就更容易得到,但事实不然!这也是对我们的提醒,千万不要沦落至有外在的宗教仪式却没有内里的真实,遵守神话语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