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传4:13-5:9
钥节:我见日光之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那第二位,就是起来代替老王的少人。……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4:15,5:2)
前言
上一讲仍然谈论神的计划,即传3-5章的段落部分。神一切的工作都有定时,然而在生活里面人往往发现很多反论,这也是传道者在传3章后半段开始到传4章所体验的事:若凡事有定理,劳苦为何;世有不公,审判之处有奸恶;欺压令人厌恶;一生劳碌累心;孤单无二。这一讲传道者接着指出世界不仅不公平、有欺压,就算显赫一时的人物,总会被替代;他更进一步分享自己的宗教生活经验。
1. 经文透视:传道者的体会
君王被取代(传4:13-16)
这是传道者在日光之下的感叹,甚或是他个人的经历体会。他慨叹年老的王虽有权势,却因不肯纳谏,而被贫穷有智慧的少年人取代。另一方面,这位少年人虽出身贫穷、没有地位,又坐过牢,但因着他的智慧而继承王位,追随者众多,不过最终他也不被后人记念。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
到神面前者(传5:1-7)
这个段落集中谈论宗教经验。传道者劝勉到神殿敬拜的人,要谨慎脚步,要小心发言,勿随便起誓,因为近前听胜过献祭。
发言(传5:1-3)说话是银,沈默是金
~不可冒失─不要在神面前随便说话
~心存谦卑─神在天上,人在地下
~寡言少语─多言语显出愚昧
许愿(传5:4-7)勿任起愿,真诚至言
~偿还不可迟延
~不要愚昧
~不要任意许愿
~不要因为口中的说话使肉体犯罪
~神会因人发怒而败坏人的工作
~敬畏神
虽然经文没有详述所罗门的宗教生活,但我们可以按圣经的记载(王上8:22-61),知道他为了神的圣殿,大兴祷告,为民祝福。可见,所罗门王熟识圣殿,祈祷大有能力,可惜他最后也犯罪。传道书是所罗门晚年的忏悔录。在日光下之下,所罗门有智慧,说话有分量,热心祷告,但原来也有失落的时候。所以,不要自以为有服事、敬拜,就不会犯罪,我们要谨慎,免得失落。
君王之上有神(传5:8-9)
所罗门深知自已虽为一国之君,但在他之上有神鉴察,这是他从失落到悔改后的体会。作为君王,他领会到谁成为他的继承人,也由不得他来决定;而且无论贤愚,做得好或不好,最后都会被人遗忘。他又从一省中所见到的欺压,想到世上会有许多不公不义的事,于是劝告世人毋须失望、厌烦,因为在这些事情之上,还有一位至高者──天父,他会鉴察,施行终末的审判。人在地上,就算一国之君看似有权有势,可随已意分配土地,但仍须倚靠田地的出产来供应自己日常所需。何况“公平、公义”?这些都是在神的手里,神会鉴察。所罗门在这两节的经文也正是回应着第12章所说的: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当记念上主,敬畏他,谨守他的诫命。
2. 讨论引伸
“我见日光之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那第二位,就是起来代替老王的少年人。他所治理的众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无数,在他后来的人,尚且不喜悦他,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4:15-16)
传道者在这里谈到承传的问题,也是自古至今众人关注之事。无论一个机构、一家公司,甚至教会,都要经常面对承传的问题。
承传何人
“承传”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承”就是继承、发扬光大。承传切忌形式化,不能照搬照抄传统,而要进行创新转化。这可谓是传统文化承传的一大难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更替由人
我们很多时不能找到继承者,都是因为一开始就做错了,以为在退休的时候才去物色。可有想过,从你一跻身高位时,就要找来一个人与你共事,一同作工的人?
然而,经文的重点不是要找一个贤能的继承者,因为传道者也很清楚指出“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记念……在他后来的人,尚且不喜悦他。”(传3:16,4:16)传道者的论调虽有点悲观,不过他是一个充满人生阅历的人,他的体会其实也十分中肯。传道者提醒我们不能自恃,太看重自己,因为无论我们有多大的功劳和建树,时间一过去,也真的是会被忘记的。所以,在承传更替由人的事上,我们既要小心,但也要明白世代总会过去。人最重要的是敬畏神,不要自我中心,而是将焦点转移在日光之上的神。
也须慎言
“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5:2)这是传道者肺腑之言,也是我们很好的提醒。
英文有句谚语说:“说话是银,沈默是金。”这句话不是叫我们不说话,而是要我们慎言。重要的话,要经过深思熟虑再说出口。不说伤害别人的话,因为有时不恰当的言论,和不合时宜的说法,就像一把无形的尖刀,在不经意间就刺伤了别人。不谈做不到的事。言必有信,说出来的话,必须能做到才行,否则不如不说。不负责任的言论,任意的夸夸其谈,必将失信于人。
对人如此,对神就更不可冒失。我们祈祷时不可随意,否则有口无心,成为传道者口中的“愚昧人”。一个人的言论体现了自身的修养,能管住自己嘴巴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在神面前祷告,要至真至诚,这样我们才是敬虔人。
真正公义
“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因有一位高过居高位的鉴察,在他们以上还有更高的。”(传5:8)
传道者作为一个王也懂得真正的公义在神。社会的公义纵使被夺去,但神在其上会鉴察。究竟公义是什么?先知以西结说:“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典章,按诚实行事──这人是公义的,必定存活。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18:9)
“公义”就是遵行神的律例、谨守他的诫命与典章,按诚实行事!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而不是“各人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总的来说,“公义”就是合乎神旨意的事情!“公义”的准则就是神的诫命与律法。
传道者纵然在日光之下提出很多反论,提到日光之下种种的不公不义,但细察其内容──从贫穷少年取代老王,以至在君王之上有至高者,传道者与先知对公义的信念都是同出一辙,就是真正的公义在神那里。在日光之上有至高者。
反思问题
1. 圣殿的功用是什么?今天的敬拜又如何?
2. 人在世的日子多显赫也会被遗忘。亲近神,被神记念是否更好?